[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201X/2021-00663 | [ 发文字号 ] | 巴南教委发〔2018〕32号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教委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18-03-08 | [ 发布日期 ] | 2018-03-08 |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推进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
巴南教委发〔2018〕32号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推进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
各教育督导责任区办公室,各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各民办学校(含民办幼儿园),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党的十九大为学生资助工作明确了新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深入贯彻上级有关部署和要求,推动我区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就相关工作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落实好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切实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排查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善资助工作领导负责制,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
二、完善机构,强化队伍
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认真落实《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巴南区财政局关于印发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教委发〔2017〕223号)精神,完善学生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做到“四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我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要配强队伍,实现学前、义务教育、中职、普通高中、高校等学生资助工作的分类归口管理,并根据上级要求,推进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各学校(幼儿园)要建全领导机构,明确具体部门负责,配备1-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科学计算工作量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人员稳定,保障资助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三、问题导向,补齐短板
各相关单位要围绕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数据不实、作风拖拉、识别不准、矛盾上交等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饮用奶配送方面,要积极协调,多方联动,尽力缩短时间周期,提前预判配送到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应建立健全本级集体审核认定机制,履行职责、勇于担当,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在线管理系统日常维护工作要避免流于形式,严格落实操作、审核分设等层级管理机制,严守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质量;各校(园)要结合学生资助建立在学籍基础上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大力促进学籍与资助工作间的密切配合,及时完成基础性工作,按要求提供相关数据等;在跨学段学生资助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在籍(全国学籍)”、“在校(在校就读)”的原则落实资助,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政策的严肃性。
四、立足长远,完善机制
树立教育扶贫工作“一盘棋”思想,做到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制度设计,构建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有学前、义务、普高、中职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在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推进资助力度和覆盖面的增长。不断强化“大数据”互联共享,切实加强相关部门各类家庭经济困难人员数据共享,推进共同平台搭建,落实“精准识别”。各工作层面要推进和完善回访工作,加强与村居、街镇的工作联系,了解核实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讲国家助学政策。进一步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在异动申报管理基础上加强重点人员跟踪关注,对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以及其他需重点跟踪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级建立台账,推进资助政策全学段跟进覆盖。
五、整合资源,加强监管
把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督导评估、年审评级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启动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形成管理合力,层层压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学籍工作环节要配合做好基础信息相关工作,根据工作要求及时提供相应信息,并确保信息准确、系统数据维护更新及时。定期组织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和监督,同时配合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学生资助工作自查自纠,及时解决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信访投诉处理制度,通过设立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咨询邮箱等多种途径,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予以通报、责令整改,严格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
六、强化宣传,资助育人
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根据工作特点抓准宣传时机,在每年高考、中考等招生考试和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形成集中宣传态势。各学校(幼儿园)在每年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时,要附带相关学生资助政策资料。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个人移动终端等传媒平台,全面、深入、持续发布学生资助工作信息,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关注学生资助工作。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励志、感恩、诚信的典型,为广大学生树立模范榜样,促进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扩大资助政策成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2018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