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好老师”系列报道②: 巴南区鱼洞四小张静 架起一座桥
个人档案
张静,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巴南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教师资格评定专家库成员。曾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重庆市最美教师,巴南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教师、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支教老师、最美“疫”线教师等荣誉称号。语文、品德赛课曾获区一、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市、区一、二、三等奖并有多篇发表在《中国德育》《今日教育》《巴南教育》等期刊上。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全国、市、区级一、二、三等奖。
一本书
一把通向世界的钥匙
三年前,张静老师从鱼洞四小到城口县岚天乡中心小学支教,班里32名学生,个个天真无邪、懂事乖巧。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静老师了解到孩子们除了课本,几乎没有看过课外书。家长会上张静老师做了一次调研,班里有课外书的家庭不超过10个,有10本及更多课外书的家庭一个都没有;去过县城的学生不到一半,去过重庆主城的孩子只有两个。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张静不禁思索,在世界变化如此迅速,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让孩子们通过书籍打开眼界,迫在眉睫。
心也许很小很小,但世界却很大很大。为让孩子们有书读,张静老师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课外书,发动家长网购书籍,联系鱼洞四小的班级对口捐赠。四小校长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书源,并亲自带队到岚天小学,为孩子们送来书籍。
就这样,班上的图书角建起来了,学校也建立了临时图书室。有了足够的书籍作支撑,学校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也开展起来。学生们每天坚持晨间阅读、课前三分钟诵读、“故事屋”分享,每周坚持上一次阅读导读课,每月坚持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每期坚持开展一次读书表彰大会。针对同学们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张老师将不同厚度、不同内容的书籍分派给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
渐渐地,书籍成为了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打开了孩子们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一座桥
一双飞向梦想的翅膀
张静老师支教的班级,有一名叫王星雨的住校生。一次家访,张静老师了解到王星雨并不乐观的家庭情况。贫穷阻隔了王星雨的视野,也拉长了她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小王星雨目之所及,不是阡陌田舍,就是绵延大山。
学校里的读书活动开展起来后,张静老师给她推荐了《窗边的小豆豆》,她如获至宝,《二年级的小朵朵》、《小小小世界》、《名人传记》等书籍,都成了她的至爱。
阅读是联通心灵和世界的桥梁,对成人如此,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山里的孩子通过阅读,开始自由自在地跟世界对话。慢慢地,张老师发现同学们认字多了,朗读更流畅了;回答问题,语言更丰富了;看图写话,表达更自然了;聊天谈话,见识更广泛了……而王星雨同学因为阅读,成绩更加优秀,性情更加开朗,笑容更加自信。她对山外的世界和人生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她对张静老师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将来做一名像巴学园的小林校长那样理解呵护学生的伟大的老师。啊,阅读,更是联通现实和理想的桥梁。
回想起在城口支教的岁月,张静老师充满感恩,感恩自己能成为那一座桥,认为那是命运对她的一种赏赐。每当听到那些琅琅的书声,她就仿佛看到那些山里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悦耳的歌声,列队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