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温泉打造舒心宜居环境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民生无小事,群众为中心。一栋栋焕然一新的老旧居民楼,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道路,一张张满意的笑脸……2021年,东温泉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为群众打造优美宜居乡村生活。
乡村环境大变样
“过去,房前屋后的柴草随意乱堆,污水乱流,家禽粪便随处可见……现在道路平坦整洁,家家户户庭院干净,鲜花点缀,看着顺心、住着舒心。”东温泉镇小桥村村民张永森高兴地说。
东温泉镇是著名的温泉旅游小镇,旅游资源丰富,但因地处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这也一直是困扰群众生活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难题。
为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的面貌,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东温泉镇针对农贸市场、公交站场等重点场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1年以来,东温泉镇打造2个区级示范点,全面启动32个示范点的打造。目前,已有河岸村永福坝、小桥村河嘴、黄金林村沧湾3个示范点被评为区级“最美院落”,河岸村被评为市级“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初步建成东泉、小桥、河岸、锡滩4个垃圾分类示范村,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
同时,东温泉镇开展“四清四治”、污染源普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清查入库企业56家,整治散乱污企业 16家;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对河道周边企业、农村面源污染等的监管,完成3个撤并场镇污水管网改造,安装污水处理设备4台。
如今,东温泉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场镇风貌焕然一新,已成功通过创建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
道路通畅又便利
2021年,东温泉镇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发现群众对大货车通行导致路面破损严重、扬尘遍布,道路损坏未修复等问题反映强烈。东温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整治路域环境,提高道路通达性。
“现在,大货车不再经过场镇,公交站点也多了,群众生活方便快捷还舒心。”东温泉镇朝阳村村民彭长福说。
据介绍,东温泉镇针对大货车通行场镇扰民老大难问题,改造绕景公路14公里,建成专用货运通道,实现大货车由槐园经绕景路至菩萨滩通行,减轻场镇路段扬尘、噪声等影响;在乡村道路整治方面,实施“四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硬化道路38条,硬化里程87.9公里,进一步优化了辖区14个村道路通行条件,面包森林民宿、十里花果长廊等重点产业道路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解决了沿线15000余名群众出行;在公交运营方面,通过完善公交附属设施、优化公交线路方等式进行综合整治,新增公交站亭17个,新增、恢复开行904、D308、906A等公交线路10余条,方便群众日常出行。同时,随着渝湘高速扩能项目的完工,菩萨滩至重庆国际生物城道路的开工,东温泉镇的对外连接通道也进一步打通。
产业发展强有力
为壮大村民发展内生动力,东温泉镇积极支持帮扶黄金林村产业发展,创建农业品牌,打造体验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园。黄金林村现有果蔬园500余亩;九花谷菊花园种植金丝皇菊200余亩;种植蜂糖李、黄桃、翠冠梨等优质水果1000亩,打造十里花果长廊;在新田湾社种植爱媛、春见等优质柑橘300亩,创建兴农柑橘基地。
2021年,东温泉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订单农业,将陈四合头组蔬菜基地改造为观赏菊种植基地,为重庆市第25届菊花艺术展提供观赏菊花。目前,东温泉镇果果蔬园、九花谷菊花园、十里花果长廊等产业项目已完成前期推进工作,现由重庆民之丰农业股份合作社作为承接主体负责经营管理,农户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就近就地务工等形式参与发展。
2021年,东温泉镇黄金林村产菊花茶2000斤,产值约100万元,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不低于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菊花园建成迎客后,累计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种植观赏菊22.37万盆,销售金额达220.71万元,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超100万元,促进了其他农副产品销售和农家乐发展。
除此之外,黄金林水果基地果苗长势良好,2021年已进入投产期,已销售黄桃、翠冠梨等水果,价值约15万元。
百姓话民生
开通公交 群众出行更方便
“以前,从朝阳村到东温泉镇上需要走几里路才能坐上车。现在,出门直接坐904路公交车,就可直达东温泉镇上了。”家住朝阳村的肖兴梅高兴地说,不仅从村里到镇上方便了,到城区也比以前快捷多了。之前,从芦沟坐车到龙洲湾不仅要走几里路,还要转车,全程接近3个小时。现在,D308路公交开通了,从芦沟就可直达龙洲湾,而且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
事实上,2021年,东温泉镇在增加904路公交和D308路公交以外,还新增了东泉至清和的公交,方便芦沟、清和片区3000余名群众出行,实现芦沟片区群众往鱼洞方向直达通勤;对12个村20条农村公路安装防护栏;硬化农村公路15.8公里,养护农村公路346.7公里,新建7条农村公路,较大程度缓解群众出行压力。此外,加装农村太阳能路灯80余盏、新增设指示牌40余块,让群众出行方便的同时还有安全保障。
环境变美 群众幸福感满满
“人走到街上,看着这么整洁的环境,精气神儿都好了……”家住小桥村的村民余正均,提起现在东温泉场镇的风貌,甭提多高兴了。
余正均说:“过去,镇里家家户户烧柴,柴草堆放乱糟糟的;院子里到处是散养的家禽和家禽粪便,在外务工的孩子也觉得老家环境差,不愿意回来。”去年,当余正均得知镇上要对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时,他第一个赞成。
在政府的帮助下,余正均硬化了屋侧地面和檐沟,简单装饰了室内,改建了厕所,还在院前围了小花圃,种上了各种花草,进出的道路也变得干净宽敞。
“现在,院坝里地面铺得平平的,房前还弄了个小花圃,鸡鸭也围了起来……不仅孩子愿意回来了,而且还会邀一些朋友回家享受乡村生活。”余正均高兴地说。
产业致富 群众生活有干劲
“过去为吃饭穿衣发愁,现在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59岁的王弟林是黄金林村脱贫户,他与妻子陈庆兰在重庆民之丰农业股份合作社务工。
在黄金林村产业还没发展起来之前,王弟林在家务农,偶尔在周边打零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2018年黄金林村发展产业后,王弟林以4.5亩土地入股重庆民之丰农业股份合作社,两口子还在合作社务工,不仅开启了股东“分红之旅”,还过上了领工资过日子的安稳生活。
2021年,王弟林、陈庆兰工资收入有38020元,土地保底费1580元,年底还有一笔分红。而且,王弟林夫妇勤劳、能吃苦,在工作之余还在家养殖母猪1头、生猪6头,今年靠卖出仔猪、生猪收入了16000元。王弟林夫妇俩生活有干劲,日子一天比一天甜美。
鸟瞰东泉
东泉场镇
黄金林村金丝皇菊园
远眺木耳山
文/巴南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怡 图/东温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