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打造“AI庄稼医院”智慧病虫害防治新模式
近日,巴南区石龙镇种植大户通过“慧农AI空间站”小程序,快速解决了水稻稻瘟病防治难题,对这种高效服务赞不绝口。这是巴南区推行“AI庄稼医院”智慧病虫害防治新模式的生动缩影。
以往,农户遭遇庄稼病虫害,常因“诊断难、响应慢”错过最佳防治期。为破解这一痛点,巴南区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橘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以超5万张病虫害图像样本和40余种作物生长模型为基础,构建“1分钟AI响应+30分钟专家介入”标准化诊疗机制。该系统可精准识别水稻、玉米、柑橘等本地主要作物120余种常见病虫害,准确率达92%以上,还实现“问诊-开方-买药-植保”一站式闭环服务。农户上传病虫害图像后,AI初筛生成报告并同步至镇街农技人员,复杂或重大病例自动升级至区、市级专家研判,同时智能推荐就近合规农资销售点,让病虫害防治高效又便捷。
自2025年6月在惠民街道、接龙镇、石龙镇试点以来,“AI庄稼医院”成效显著。截至今年9月,已覆盖23个行政村,受理农户问诊近2000次,有效防治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67类,服务作物超5类,惠及农户1500余户。数据显示,试点区域农药使用量降低约18%,每亩作物平均减少损失120元,既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生态环境压力。
下一步,巴南区将持续优化“AI庄稼医院”功能,迭代诊断算法、扩展作物识别种类、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计划年底前将试点推广至全区所有农业镇街,以“AI+农技服务”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