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324Y/2021-00217 | [ 发文字号 ] | 巴南水利发〔2021〕120号 |
[ 主题分类 ] | 水利、水务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水利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1-11-17 | [ 发布日期 ] | 2021-11-18 |
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 关于重庆市巴南区五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重庆市巴南区一品水利站:
你单位报送的《重庆市巴南区五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有关资料已收悉,根据巴南区水利局组织专家组对该项目专家审查意见,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概况
五通水库位于巴南区安澜镇五通村,水库所在流域为长江水系一品河上游支流,大坝坝址距安澜镇人民政府驻地约18km。五通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人饮为主要功能的小(1)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925km2,主河道长2.33km,河道比降J=60.73‰,总库容114.96万m3。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三部分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689.56m,防浪墙高1.2m,防浪墙顶高程690.76m,最大坝高21.0m,坝顶轴线长115m,坝顶宽3.0m,为砼路面。
溢洪道在水库大坝左侧,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组成,全长117.0m,无消力池。堰型为宽顶堰,堰顶高程为686.20m,控制段长8.0m,宽7.5m。底板为混凝土浇筑,侧墙为浆砌条石砌筑。
放水设施有两处,左、右岸各有一处,均为阶梯式卧管取水、涵洞输水;左岸卧管为浆砌条石卧管涵管,卧管顶面、侧面三面采用钢筋砼外包;右岸卧管为钢筋砼浇筑,涵管为浆砌条石材质。左、右岸卧管取水孔直径均为200m,最大放水流量0.224m3/s。
大坝下游坝坡设有变形观测桩;设有水位雨量自动化观测设施;左坝肩通公路;有管理房,能正常使用。
该工程于1971 年11 月动工兴建,1976 年1月完工。经多年运行,主要存在大坝下游坝坡各工况及上游坝坡骤降工况抗滑稳定计算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无消能设施;左岸卧管局部放水孔盖板渗漏、涵洞前端渗漏,右岸卧管局部放水孔盖板渗漏、涵洞前端(导致右侧坝坡预制块护坡局部沉陷)、涵洞末端渗漏,左、右岸近坝灌溉渠道渗漏;大坝下游坝脚无渗流观测设施;坝体上部(自大坝左坝端向右26m处开始至右坝端)渗透系数偏大,不满足规范要求,右侧坝基有渗漏现象等主要问题。
经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坝,且已通过三类坝鉴定成果核查,同意对该水库实施除险加固。
二、水文
同意选取的洪水标准、设计洪水设计方法。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59.1m3/s;校核洪水标准3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89.3m³/s。
三、工程地质
基本同意水库区域地质环境及地震、坝址一般工程地质条件、坝枢存在主要地质病险问题和天然建筑材料的评价,以及大坝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四、工程除险加固设计
(一)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五通水库为Ⅳ等小(1)型工程,大坝、泄水建筑物及放水建筑物级别为4 级,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设计洪水标准3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300 年一遇。。
(二)大坝工程
1、坝顶及上游坝坡保持现状
2、下游坝坡
对下游坝坡通过培厚方式进行放缓,除险加固后下游坝坡为三级坡,第一级(高程689.56m至高程683.56m)、第二级(高程683.56m至高程677.35m)坡比均为1:2.2,第三级为堆石排水体,坡比为1:1.5。下游坝坡坡面采用C20钢筋砼框格植草护坡,框格为矩形,框格梁为中心线净空尺寸6.0m,断面尺寸为0.2×0.3m(宽×高),框格梁表面高出坝坡100mm,内部填种植土并撒根部发达抗旱性好的草籽防护。下游坝坡设两级马道,自上而下第一级宽1.5m(含排水沟,下同),第二级宽2.5m,第二级马道下为排水体,马道路面为100mm厚C20砼浇筑,下铺100mm厚碎石垫层,马道外侧为C20砼路沿,断面尺寸为0.2×0.3m(宽×高),马道内侧为C20砼排水沟,底板、侧壁厚0.2m,净空尺寸为0.3×0.3m,马道自坝体中部向两侧设i=0.001底坡,以便排水;左、右岸坡与坝体连接处设排水沟、梯步,排水沟为C20砼浇筑,底板、侧壁厚0.2m,净空尺寸为0.3×0.3m,排水沟靠坝体一侧设梯步,总宽0.8m,其中梯帮宽0.2m,梯步宽0.6m,梯步坡度随坝坡变化而变化,岸坡排水沟下游端需延伸至坝脚集渗沟外侧2m。坝体中部增设纵向排水沟,连接坝顶排水沟、马道排水沟,采用C20砼浇筑,底板、侧壁厚0.2m,净空尺寸为0.3×0.3m,两侧框格与排水够平顺搭接。
3、大坝防渗
坝体防渗整治主要考虑采用大坝坝体灌浆防渗,坝基防渗采用对右侧坝基帷幕灌浆防渗。灌浆轴线沿除险加固后大坝坝轴线单排布置,自左坝端向右26m处开始至右坝端,孔距1.5m,灌浆范围为大坝正常蓄水位至坝基土石分界线。共布设灌浆孔62个,钻孔总进尺1104.74m,充填灌浆总长度771.09,帷幕灌浆总长度125.0m,空钻回填208.65m。
4、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恢复因下游坝坡培厚放缓而拆除大坝变形观测设施,新增下游坝脚设集渗沟、量水堰,布置于坝顶位置。新增渗流观测设施,布置于排水棱体下游侧左、右坝肩位置各一处。
(三)溢洪道工程
现状溢洪道长117.00m,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组成。
进口段(K0+000~K0+009.16)、控制段(K0+009.16~K0+017.16)、泄槽段(K0+017.16~K0+108.90)现状底板、侧墙未发现损坏,保持现状;泄槽段末端(K0+108.90~K0+117.00)结合新建消力池布置对底板、侧墙拆除后进行重建。
溢洪道除险加固后全长166.40m,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出水渠和末端护底组成。
为归顺水流,使泄槽末端与消力池平顺衔接,需先通过工程措施将泄槽末端修整成斜坡状,对溢洪道泄槽末端侧墙、底板进行拆除重建。泄槽末端重建段长度5.35m(桩号K0+108.90~K0+114.25),重建后泄槽末端宽6.0m,侧墙高1.58m~2.1m,底板、侧墙均采用C25砼现浇,厚300mm,侧墙为重力式,顶宽0.5m,背坡1:0.4,临水面铅直,底板底坡i=0.09。
消力池前斜坡长6.20m(桩号K0+114.25~K0+120.45),宽6.0m,侧墙高2.1m~4.55m,底板、侧墙均采用C25砼现浇,底板厚300mm,侧墙为重力式,顶宽0.5m,背坡1:0.4,临水面铅直,底板底坡i=0.335,底板下设C20砼垫层厚100mm。
消力池长20.0m(桩号K0+120.45~K0+140.45),宽6.0m,侧墙高4.55m,底板、侧墙均采用C25砼现浇,底板厚500mm~900mm,侧墙为重力式,顶宽0.5m,背坡1:0.4,临水面铅直,底板下设C20砼垫层厚100mm,消力池底部设Ф50PVC排水管,间距2.0m,交错布置,贯通底板、垫层排水管底部设级配碎石反滤包,几何尺寸0.3m×0.3m×0.3m。消力池末端尾坎(桩号K0+140.45~K0+142.70)厚2.25m,高2.5m,顶宽1.0m,上游面铅直,下游面为1:0.5背坡,尾坎底部并排布置5根直径110PVC管,i=0.05。
消力池后设长5.0m出水渠(桩号K0+142.70~K0+147.70),侧墙高4.55m;底板厚300mm,侧墙为重力式,顶宽0.5m,背坡1:0.4,临水面铅直,底板底坡i=0.01,底板下设C20砼垫层厚100mm。
出水渠下游剩余侧墙只修建左岸侧墙,右岸为天然河道,桩号K0+147.70至~K0+157.70高度由4.55m逐渐降至2.0m,桩号K0+157.70至~K0+166.40高度由2.0m逐渐降至0m,底板厚0.3m,下铺C20砼垫层厚100mm,底坡i=0.01;泄槽末端至出水渠段(桩号K0+108.90~K0+147.70)底板表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单层双向布置,直径12mm,间距200mm,采用三级钢筋,保护层厚100mm。
(四)放水设施
1、左岸放水设施除险加固设计
更换左岸卧管18个放水孔盖板;对涵洞前端10m范围渗漏段涵洞拆除重建,采用C25钢筋砼现浇,重建后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0.6m×1.25m(宽×高),侧墙、底板、顶板厚度均为3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涵洞下铺设C20砼厚100mm;因下游坝坡培厚放缓,涵洞出口需延长10.0m,采用C25钢筋砼现浇,重建后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0.6m×1.25m(宽×高),侧墙、底板、顶板厚度均为3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涵洞下铺设C20砼厚100mm;对上游新老涵洞连接处采用C25钢筋砼外包防渗,外包长度2.0m,厚度300mm。对涵洞下游近坝灌溉渠道进行重建,重建长度18m,净空尺寸0.6m×0.6m(宽×高),设计底板为C25砼浇筑厚200mm,侧墙采用C25砼浇筑,侧墙高0.6m,厚0.3m,底板下铺设C20砼垫层厚1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
2、右岸放水设施除险加固设计
更换右岸卧管2个放水孔盖板;对涵洞前端8m、涵洞出口5m范围渗漏段涵洞拆除重建,采用C25钢筋砼现浇,重建后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0.5m×1.0m(宽×高),侧墙、底板、顶板厚度均为3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涵洞下铺设C20砼厚100mm;因下游坝坡培厚放缓,涵洞出口需延长5.0m,采用C25钢筋砼现浇,重建后断面为矩形,净空尺寸为0.5m×1.0m(宽×高),侧墙、底板、顶板厚度均为3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涵洞下铺设C20砼厚100mm;对上游新老涵洞连接处采用C25钢筋砼外包防渗,外包长度2.0m,厚度300mm。对涵洞下游近坝灌溉渠道进行重建,重建长度25m,净空尺寸0.6m×0.6m(宽×高),设计底板为C25砼浇筑厚200mm,侧墙采用C25砼浇筑,侧墙高0.6m,厚0.3m,底板下铺设C20砼垫层厚100mm,底坡i=0.005(保持现状)。
(五)其他
基本同意下游坝坡大坝变形观测桩恢复(2个工作基点、4个校核基点、11个观测桩)、水库字体4个。
五、施工组织设计
(一)同意确定的导流建筑物级别和导流洪水标准。
(二)基本同意选择的材料来源。
(三)基本同意主体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总布置方案。
(四)施工总进度编制基本可行,总工期6个月。
六、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工程核定总投资为356.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47.39万元,施工临时工程25.09万元,独立费用48.04万元,基本预备费16.03万元,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11.67万元,水土保持费3.00万元,环境保护费5.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不足部分由区县自筹。
七、其他
(一)项目法人应抓紧完善开工前相关手续。工程开工后,项目法人应自开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到我局办理开工备案手续。
(二)项目应按照审查意见要求和批复的设计文件,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办理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手续,并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单项工程安全施工进行监督实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认真组织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程如期建成发挥效益。
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
202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