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709450703N/2025-00043 | [ 发文字号 ] | 巴防减救灾办〔2025〕14号 |
[ 主题分类 ] | 安全生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防灾减灾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应急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7-11 | [ 发布日期 ] | 2025-07-18 |
重庆市巴南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扎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防减救灾委各成员单位:
2025年7月8日14时至9日20时,我区各地出现强降水天气,城区及周边镇街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导致全区19个镇街受灾,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扎实做好全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灾后重建政治责任
灾后恢复重建事关受灾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要求,以区委、区政府领导安排部署为行动方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起灾后恢复重建政治责任,细化方案,实化举措,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民生优先,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1.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要通过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落实“五有”保障。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等方式,加强应急生活物资调度,严格落实抗灾救灾款物发放使用等相关政策,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保障灾区参保群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足额、及时发放。对城市倒塌房屋住户,要综合运用租建结合、发放货币补贴等方式妥善安置。要稳定灾区市场物价,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各镇街,区发展改革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发展中心、区红十字会等】
2.推进倒房恢复重建。要全面摸清因洪涝、地质灾害造成的倒损房情况,推进灾区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和危房排查改造。要对因灾需避让搬迁的住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采取集中异地重建、鼓励村民自建等方式,指导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强恢复重建农村住房宅基地审批管理和选址安全监管。要对因灾倒房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予以重点救助。要尽最大努力加快进度,确保房屋倒塌受灾群众住进新居。【责任单位:各镇街,区民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应急管理局、区财政局等】
3.抓好灾区清淤防疫。要加快洪水淹没区清淤工作,切实抓好受灾人员医疗救治、灾区卫生防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灾后疫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和灾后饮用水、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加强灾区人口集中的重点部位环境治理,确保灾后无大疫,坚决防止灾后传染病传播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单位:各镇街,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疾控中心等】
(二)全面排查风险整治隐患
4.加快基础工程修复治理。加强大中小型水库、堤防等各类水利工程损毁修复和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加快恢复城乡防汛抗洪和减灾救灾能力。要加强对各类水库、山坪塘和涉水在建工程,城市地下空间等重点防范领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治。【责任单位:各镇街,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等】
5.加强地灾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统筹部署,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技术力量和基层信息员、四重网格员作用,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要以人为中心,重点排查临村、临路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区域的山崖边坡,逐项逐人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重点加强农村切坡建房、危旧房隐患排查和整治。【责任单位: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等】
(三)加快基础设施修复重建
6.水电气讯保供。要加紧修复完成城乡供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水厂泵站、污水处理、燃气管道等损毁基础设施,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做好渍水电力设备、通信设施抢修和安全隐患排查除险,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用电,优先保障民生和防汛设施供电,进一步优化配电网规划设计,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确保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要优化基础通信网络布局,尽快完成灾区通信设施的加固、替代和重建工作,保障灾区正常通讯。要及时抢修广播电视传输设施,确保应急广播正常使用,广播电视节目正常传输。【责任单位:各镇街,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水利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融媒体中心等】
7.交通设施保畅。要尽早抢通修复灾毁公路,保证群众出行需求和安全。加快推进国省干线路基及防护、涵洞、排水工程等基础性修复工程,力争农村公路、林区公路与国省干线同步完成修复,同步强化公路日常养护,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和林区公路、城市道路、桥隧等修复工程,确保灾区交通运输尽快恢复正常。【责任单位:各镇街,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林业局等】
8.重点设施安全。要对临时过渡和集中安置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居民电梯、商业电梯、小区加装电梯等开展隐患排查,确保安全运行,严防次生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快受灾学校、医院和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区域的危房排查、修复重建和风险性评估,指导涉险学校通过就近分流、调整布局、借用校舍等方式,确保秋季正常开学,尽快恢复医院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正常运转。【责任单位:各镇街,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9.生态环境修复。要加强受灾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通过污染源治理、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恢复,尽快恢复水源地水域功能,确保水源地质量达到灾前水平。适时监测控制水源地水质变化,建立水源地预警和应急机制,以主要流域以及重要水库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流域和重点小流域综合整治。要对影响基本生产、生活的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土地,采取坡耕地治理、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治理等工程措施,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因山洪、泥石流引起的地质环境恶化、形成的地质灾害,要督促矿山企业及时整治。【责任单位: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应急管理局等】
(四)农工商业恢复生产
10.农林渔牧生产。要及时修复水源工程及渠道、渡槽、泵站等灌溉设施,保证后续农业灌溉用水需求。要加快恢复重建因灾损毁的农林渔牧业等生产设施,超前谋划秋冬生产,做好防范涝旱急转准备,实现“以秋补夏”,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要加强水毁耕地整理复垦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导,助力自救。要加强恢复生产所需种子、农机、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指导灾区做好农业抢、补、改种和渔牧养殖补栏、补苗等工作,同时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加快农业保险理赔速度,助力农户、企业生产恢复。【责任单位: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金融发展中心等】
11.工贸生产经营。要根据实际灾情制定财税、金融、社保等扶持政策,帮助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加快修复损毁厂房、商铺,加强工业园区、商贸市场的交通运输、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保障,做好设备检修和调试,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以大灾促调整,指导帮助灾区优化产业结构、企业改造升级。【责任单位:各镇街,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应急管理局、区国资委等】
三、强化要素保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按照“镇街为主体、部门尽全力”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修建谁恢复”的原则,上下联动、确保实效。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谋划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重建目标、优先领域、资源配置和时序安排,确保恢复重建工作有序、高效推进。要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协调社会各方资源,争取更多支持。要落实干部包项目、包乡镇、包村组、包农户“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担子、户户有人管。区级有关部门要主动下沉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凝聚资金筹集合力,区财政局要统筹用好中央和市级资金,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必需的资金保障。区水利局要积极争取水利设施修复资金,区农业农村委要积极争取农田恢复和农业生产资料补充资金,区林业局要积极争取生态修复和林木补植资金,其他区级部门也要积极向市级主管单位争取财力物力支持。各镇街也要主动担当、不等不靠,要统筹用好中央、市、区资金,要严格各类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规范使用。
(三)强化宣传动员。要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家园重建。主流媒体要积极主动发声,加强正面典型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全社会共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救援合力,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的优势,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参与到恢复重建工作中来,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复盘总结。要按照“打一仗、进一步”的要求,针对入汛以来各轮灾害天气,尤其是“7·8”强降雨应对,围绕“统、防、救”全链条的工程防御、监测感知、会商研判、应急响应、预警叫应、避险转移、指挥调度、抢险救援、救灾救助、宣传舆论和数字赋能等各个环节,开展复盘总结,总结推广经验,反思汲取教训,促进工作提升。同时要重视基层声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受灾群众和一线救援人员的意见,针对当期查漏补缺“补漏洞”,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建长堤”,促进全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
重庆市巴南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