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筑牢防汛备汛之基
巴南区内长江干流60余公里,中小河流9条,水库98座,山洪灾害易发区46处,防洪薄弱点7个,城区易涝易积水点9处,防洪任务面宽量大。今年入汛前,全区未雨绸缪,狠抓防汛备汛之基。
一、数字赋能提效
监测预警智能化。深化信息技术与防汛业务融合,完善中小河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等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重点监控4条重要河段、46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实时监测8个水文站涨水风险,实现数字巡防全覆盖。率先在高洞子水库试点建设水库防洪减灾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精准预测,运用区治理中心精准调度、快速响应,实现“防灾减灾、临灾避险”。
信息传递高效化。水库防洪减灾系统接入气象预警数据和前端感知设备数据,提高了预警的精准性、实时性,大幅缩短数据收集时间,并能通过区治理中心实时推送至相关镇街、部门,形成高效协同、闭环处置。
二、预案完善细化
预案体系完备。根据洪水防御经验和实际情况,完善区级应对特大过境洪水专项工作方案,完善超标洪水预案19个、山洪灾害防御预案42个、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97个,明确了不同灾害场景下的应对措施。
人员转移精准。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转后如何管理”等五个关键环节,细化人员转移预案,确保突发险情时群众安全有序转移。
三、排查整改到位
接受市检查组检查指导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成立5个片区督导组,出动巡查人员500余人次排查防洪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现场发现问题2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物资队伍充足
扩充物资储备。储备物资2万余件,区级物资库储备有橡皮艇、冲锋舟、救生圈、救生衣、迷彩雨衣、拖车式抽水泵等防汛备战物资,其他相关单位也储备了大量抢险物资,满足度汛要求。
强化队伍建设。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巴南支队队员达50人(扩编17人),14个镇街招录专业队员70人,全部纳入巴南支队队员同等管理,强化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