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惠民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8327F/2020-00030 [ 发文字号 ] 惠民办发〔2020〕117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惠民街道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0-05-26 [ 发布日期 ] 2020-05-29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惠民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惠民街道乡村文化振兴“百千行动”试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有关科室

现将《惠民街道乡村文化振兴百千行动试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按照《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宣传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的通知》(巴南委宣〔201840号)和《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宣传部等4部门关于印发<巴南区乡村文化振兴百千行动试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的通知》(巴南委宣〔201959号)的要求,为切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大步向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目标,以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提出的两地”“两高目标任务为要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全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紧扣《重庆市巴南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工作部署,举全街道之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打好文化基础,为广大群众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在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惠民街道以胜天村一村一品示范点打造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全街道乡村文化振兴大踏步向前。

二、主要目标

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力争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公共文化设施、队伍、活动、投入得到保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乡村文明水平显著提升。试验示范村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探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惠民街道宣传办、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具体负责规划实施,动员组织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按照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要求扎实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街道实际,围绕不同主题进行试验示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多种途径。

(三)坚持资源整合、全面参与。依靠改革的力量、科技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党政组织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要素,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参与。

(四)坚持农民主体、民建民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最急需的精神文化新期待,发挥农民作为受益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内生动力。

四、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行动

1.抓好阵地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站长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做好群众需求信息采集,发动本土人才参与志愿服务,引进外部志愿服务资源,精心策划文明实践内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德法相伴·孝爱惠民为主题,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每个村(社区)设置德法相伴红黑榜”1处以上,宣传思想文化宣传栏不少于1个,建有小马工作室”“梦想课堂”“乡贤理事会”“孝爱大讲堂不少于1处。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德法相伴 孝爱惠民活动,结合实际开展讲孝爱”“立孝爱”“行孝爱”“崇孝爱等活动,广泛开展孝爱先进评选活动,举办一系列孝爱主题交流会,分别邀请专家,本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参加,开展孝爱文化传播和讲述分享自己的孝爱故事。开展四堂互映活动,每个村(社区)全年开展梦想课堂6次以上,鼓励群众在家中建设家庭厅堂,因地制宜建设百姓茶堂、农家草堂,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活动。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积极联系普法志愿者、法律从业人员,通过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开展村民普法教育。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每个村(社区)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次。以现场集中服务、长期联系服务、项目对接服务等形式,每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少于2场次。

3.注重选树典型。根据村(社区)实际,鼓励群众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常态化选树身边好人、清洁户、最美院落、最美家庭等典型。按照德法相伴·孝爱惠民相关要求,评选有威望、信得过、能带头的新乡贤,并进行张榜公示,以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等载体推动和谐乡村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积极选树一批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方面的身边榜样,采取张榜公示、授牌悬挂,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

(二)大力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发掘提炼乡村优秀文化。收集整理民间传说、民间习俗等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辖区文物古迹、有历史底蕴的村落、传统建筑等进行清理。大力发掘传统生产生活器具、生活服饰、民间手工艺品等历史老物件,为建设乡情成列馆服务,同时提炼出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辖区3处区级文物保护巡查力度,做好巡查记录。

2.建设乡情陈列馆。合理整合资源,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设惠民街道乡情陈列馆,陈列馆拟选定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展馆面积大于60平方米,展品多于50件,成列馆以秀美惠民”“惠民故事”“民俗风情”“展望未来四大板块为主体,包含村情村史、重要人物和事件、民俗风情、发展规划等内容。展馆以音视频、图片、文字、实物4类为主。选派优秀工作人员任兼职管理员,负责乡情陈列馆日常管理和讲解。在胜天村一村一品(谐剧)示范点基础上,总结经验,在全街道推广一村一品文化建设。

3.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按照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传承、有保障的五有标准,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文件建设。培育一直上得台 演得好的谐剧人才队伍,以惠民街道谐剧文化品牌打造为基础。壮大人才队伍。胜天村一村一品谐剧打造以取得初步成效,将继续推进谐剧创作、谐剧表演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出发,巩固一村一品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巩固工作阵地。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工作阵地。依托文化活动室完善排练创作场地,依托村文化活动广场完善表演场地配备完善表演展示器材(音响设备、表演服装等)。开展一批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品文化活动,每季度在乡村至少开展1次。依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以及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乡村开展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完善保障管理机制。街道要不断加强协调、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为一村一品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4.深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生态、扶贫等融合发展,依托惠民境内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相结合,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和影响力。从辖区红枫园、若比邻生态农场、月儿湾湾亲自乐园、竹语天趣等文旅资源出发,打造集吃、喝、晚、乐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和示范区。

(三)优化乡村文化供给

1.做好文化人才培养。街道要积极和上级部门、相关专家联系,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扶持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人才、现代乡贤、返乡文化人才,培育壮大文化中心户、义务文化管理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文化队伍。

2.做好文化下乡和惠民电影放映工作。围绕传统及重大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主题活动,自主或争取上级在本地开展文艺培训、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做好惠民电影放映,每年每村不少于12场。

(四)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十抵制十提倡为重点开展活动。抵制家园脏乱,提倡清洁宜居。开展清洁农户评比活动,以行政村为主体,按照干净、整洁、卫生等标准,采取家庭自评、邻里互评、村民小组初评、村民自治组织评议、村委会审核公示的方式,组织定期评选,对清洁户进行挂牌表彰,对不清洁户进行通报批评,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抵制不孝父母,提倡孝老爱亲。开展孝德评议,聚焦养老、敬老、尊老、亲老等好人好事,依托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自治组织,采取群众说事、乡贤论理、公开亮德的方式,弘扬孝爱文化,把孝善儿女”“孝顺家庭”“孝德村庄等典型树起来。聚焦不尽赡养义务、侵害老人权益等群众身边的真实事件,采取揭摆事实、以案说法的形式,引导群众自觉反省、引以为戒。抵制婚嫁恶俗,提倡喜事新办。规范农村婚嫁习俗,制定农村婚嫁仪式流程,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喜事新办、婚事从简,倡导少要彩礼、不要彩礼,倡导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倡导旅行结婚、集体婚礼,严禁庸俗、低俗等恶搞闹婚行为。抵制丧葬陋习,提倡文明治丧。开展不文明治丧整治行动,制定文明治丧流程,推行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丧葬礼仪和治丧模式,加大违法治丧行为的劝诫、查处力度,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实行民间乐队挂牌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和表演曲目内容审核,严禁穿暴露的服装、唱变味的歌曲、演低俗的节目。抵制乱摆酒席,提倡节俭适度。开展大操大办整治行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办酒范围、规模和礼金、酒席标准,及时干预劝诫群众违规办酒行为,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参与大操大办活动,严禁乱立名目举办酒宴、分批分地操办宴席。抵制迷信邪教,提倡崇尚科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和公益广告。开展专项治理,深刻揭示封建迷信的愚昧表现和害人本质,取缔公共场所测字看相、算命打卦、巫医驱邪等封建迷信活动,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依法查处利用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坑害群众的不法行为。抵制好逸恶劳,提倡勤劳致富。选树脱贫光荣户,开展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活动,组织文明单位爱心进农家活动,倡导劳动光荣,引导农民勤耕细作。健全奖勤罚懒机制,对享受农村惠民政策却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屡教不改的群众,依法依规取消相关政策待遇。抵制不讲诚信,提倡信守诺言。探索农民信用积分机制,将欠债不还、隐瞒收入骗取惠民政策等不诚信行为与农村集体经济权益挂钩,对不拖不赖、诚信守法行为进行激励。开展诚信商店”“诚信摊位等推选活动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曝光一批农村欠债不还、推诿扯皮的老赖,营造诚实守信良好氛围。抵制沉溺赌博,提倡健康娱乐。组织丰富健康文体活动,深入开展流动文化进村、惠民电影放映、等活动,把更多优质文化服务送到基层一线。发掘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发动农民群众参与文艺演出、体育健身、广场舞大赛、乡村歌咏比赛、农民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远离赌博,健康生活。抵制强梁蛮横,提倡邻里和谐。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以地称霸、欺行霸市、横行乡里等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护赌、催逼赌债等黑恶势力。开展邻里守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邻帮邻、户帮户,引导农民群众生产互助、生活互帮、文明共进。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塑造最美形象

1.多种宣传结合,引领社会风尚。通过张贴红黑榜、送锦旗上门等方式,结合网络宣传,大力弘扬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街道形成学好人、做好事的社会风尚,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深挖先进典型,塑造最美形象。及时总结经验、发掘先进典型,及时报送新闻线索,积极争取上级新闻宣传,塑造最美惠民形象,增添巴南色彩。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惠民街道办事处

                      20205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