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92662/2022-00054 | [ 发文字号 ] | 花溪街发〔2022〕21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花溪街道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2-05-20 | [ 发布日期 ] | 2022-06-07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花溪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花溪街道2022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村(社区),街道各部门:
现将《花溪街道2022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花溪街道办事处
2022年5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花溪街道2022年文化旅游工作要点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街道文化和旅游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全区“三会”安排部署,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塑造花溪发展的“精气神”,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提升文化自信,为花溪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党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宣传阐释等方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文化和旅游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论引导。严格文化旅游类讲座、培训等活动的管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大对辖区演艺场所(馆)、星级酒店等阵地的监管力度,把好文艺创作关口,切实维护文化旅游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积极引导鼓励创作精品文化,用心做好群众文化,推动文艺发展繁荣
(三)高度重视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创作生产。一是成立花溪街道文化服务小分队,以街道、村(社区)为单元,建立二级文化小分队架构。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文化素质明显提升的良好氛围。二是团结文艺爱好者,壮大各协会力量。以街道文联各协会为依托,以街道宣传办、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花溪文联、各村(社区)为纽带,充分发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工厂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文艺爱好者,参与到街道各协会的文艺创作中来;三是为文艺创作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文联各协会的积极作用,利用各项创作比赛、活动展览等,推进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歌舞的创作与发展,激发各协会的创作热情,力推创作一批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四是加强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市第六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打造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四)用心办好群众文化活动。全力推进全民文艺普及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做靓花溪街道戏曲进社区月月演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扩大社会影响力;推进文化中心开展艺术讲座、培训。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麻雀艺评”基层文艺评论活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系列文艺宣传活动;第四届广场舞比赛;全民健身月活动;“书香花溪”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实施好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社区)工作,全年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不少于24场。
三、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
(五)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公共文化示范点建设,拟打造王家坝社区、荷花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2个,形成示范效应。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和艺术空间,提升辖区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辖区内新增健身器材109件。
(六)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加大免费开放各项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免费开放群众知晓率。在常规免费开放项目上,全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200场次,艺术门类涵盖舞蹈、音乐、树叶画制作、成人语言、书法、少儿美术、瑜伽、摄影等。根据免费开放要求,周末及节假日错时开放。
(七)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效能督查。加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使用,提倡和鼓励创新管理运行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围绕《重庆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纠,提升有效使用率及群众满意度。
(八)抓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供给。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格局。全年为各村(社区)配送公共文化物联网演出24场;惠民电影放映312场,固定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30场;完善文化志愿者管理和激励机制,吸纳和吸引文艺专门人才和专家就近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九)开展全街道历史文化挖掘。组织专业团队和本土专家开展街道历史文脉的挖掘梳理,对花溪的历史文化进行总体提炼,编撰一本花溪历史文化书籍,彰显花溪的历史文化魅力,提升历史文化地位。
(十)加强对辖区文物保护和日常安全巡查工作。促进树叶技艺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树叶技艺的传承,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抓好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十一)引导和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入驻花溪,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配合区文旅委做好文创园区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文化旅游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行业日常安全巡查检查,抓好辖区文化旅游行业系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好消防安全、自然灾害防治、设施设备等安全保障,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