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花溪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92662/2022-00067 [ 发文字号 ] 花溪街发〔2022〕32号
[ 主题分类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花溪街道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7-18 [ 发布日期 ] 2022-07-22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花溪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花溪街道2022年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街道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花溪街道2022年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方案》已经街道办事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花溪街道办事处

2022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花溪街道2022年极端天气应急处置方案

为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突发应急事件,有力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花溪街道应急总体预案》《花溪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花溪街道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花溪街道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现制定本处置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 吴万松    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童  睿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何小娟    街道党政办负责人

        唐世勇    街道应急办负责人

        何小帆    街道财政办主任

        杨  洋    街道经发办负责人

        吴  宇    街道城管中心主任

        黄文余    街道民社办主任

        任小元    街道规建环办主任

        马晓飞    街道平安办负责人

        张  强    街道社事中心负责人

        蒋依帆    街道宣传办负责人

            及辖区公安派出所、区第二人民医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

          (组织机构人员调整时由新任命的人员自然接任。)

二、成立抢救救援组

综合调度组:应急办

后勤保障组:党政办、财政办

监测预警组:社事中心、应急办

转移安置组:应急办、民社办、涉及村(社区)等组成

应急抢险组:应急办、民社办、规建环办、社事中心、经发办

社会治安组:辖区公安派出所、平安办、涉及村(社区)等单位组成。

医疗救治组:民社办、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

宣传报道组:宣传办、应急办

三、各部门职责

街道应急办:负责组织开展极端天气应急救援工作;与街道社事中心承担极端天气现场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等工作。

街道党政办:负责极端天气期间车辆安排调度,保障各种抢险救灾物资设施设备等,保障救援人员就餐、住宿等基本生活。

街道财政办:负责辖区应对极端天气和救灾资金管理和监督。

街道经发办:负责协助相关电力部门做好极端天气期间的电力及燃气保障,协助组织危险区域工业企业疏散撤离等工作。

街道城管中心:负责做好辖区市政基础设施安全和灾后重建等工作。

街道民社办:负责组织指导伤员救治和医疗卫生保障;组织指导灾区转运救治伤员、做好伤亡统计;及时将受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因灾遇难人员殡仪工作。

街道规建环办:负责开展受灾建筑的安全检测鉴定工作;负责辖区因极端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街道平安办:负责辖区极端天气应急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信访、涉稳事件等工作

街道社事中心:负责组织开展森林火情监测预警,承担极端天气的早期防治相关工作;组织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工作。

街道宣传办:负责开展应对极端天气政策解读和宣传;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开展应对极端天气的宣传报道;组织发布经审定的极端天气信息和救援情况;负责开展极端天气网络舆情的引导处置工作。

街道人武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民兵开展极端天气抢险救援任务。

辖区公安派出所:负责极端天气交通秩序维护、治安管理和安保工作;维护受灾地区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法打击趁灾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抗灾救灾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区第二人民医院:负责组建卫生应急专业医疗队伍,及时赴救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各村(社区):加强极端天气巡查管控。

四、预警发布

街道应急办对区气象局发布的气候灾害预警信号向辖区相关区域进行预警,街道相关部门和各村(社区)要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微信工作群、手机短信、媒体平台、社区“小喇叭”等方式向涉险区域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发布,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地毯式”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同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研判。

五、抢险救灾

1.街道极端天气抢险救灾由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50人、街道民兵20人、各村(社区)应急救援10人形成的救援队开展受灾人员及物资的救援工作。

2.转移安置路线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各受灾点根据实际自行确定转移安置路线,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由各相关村(社区)自行确定。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一般为学校、医院等空旷地带)

3.街道应急办要组织社事中心、财政办等有关部门加强会商,明确受灾转移人员的住宿、饮食、医疗、维稳等后勤保障,保障应对极端天气所需支出。

4.街道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街道24小时值班电话为,工作时间:62858685,非工作时间:62561295。各村(社区)同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重庆渝南自来水公司:66221653;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62344631;重庆凯源石油天然气公司巴南分公司:66457517(李家沱营业所)、15723118307(融汇营业所);区大数据发展局(通讯):工作时间:66220878,非工作时间:66225278。

5.由街道应急办、党政办、财政办等相关单位负责。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分门别类储备各种物资,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管理。

6.由街道财政办负责应急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由街道纪工委负责监督。

7.落实现场交通管制等措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快速顺畅的通道。现场交通运输保障,由街道应急办负责指挥,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调动各种交通工具,确保极端天气应急处置需要。

8.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发生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