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后重生!花溪街道全力做好雨后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7月10日清晨,花溪街道红光大道附近居民看着干净的道路,纷纷感叹道:“昨天公路上还有积水,今天就清理干净了,这效率真高!”
据了解,经历本次暴雨后,花溪街道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迅速恢复辖区受影响区域的生产生活秩序。
“24小时”巡查排危
7月8日至9日,一场特大暴雨猛烈来袭。面对紧急情况,花溪街道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值守,有序抢险;先后转移避险99人,联合区应急局、救援队成功解救19名受困群众;及时协同相关区级部门,在红光大道积水区域持续开展排水工作。
当积水退去后,专项工作组展开24小时巡查,做好雨后排危工作。他们进行电力巡查、疏通排水等,还在铜锣山沿线开展地灾巡查监测,对排查到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开展清淤保畅通
7月10日上午6点左右,随着水流排空,积水最为严重的红光大道恢复了交通。但此时,被浸泡后的路面露出了淤泥和散落的垃圾,不仅影响通行,更存在卫生隐患。
据介绍,早上7点半,已经有大量人员来到红光大道支援清淤工作。在地面基本清理后,花溪街道还联动区城市管理局,紧急调配高压冲洗车、铲车等设备,沿主干道和重淤积区域,反复冲刷、铲运,快速清除大面积的顽固泥浆。
干群齐心护家园
在机械设备难以深入的背街小巷、人行道、店门口,由街道社区干部、环卫工人、物业人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清淤队伍成了主角。
他们手持铁锹、扫帚,一寸寸地清理残留的污泥、垃圾和积水。汗水浸透了衣服,泥点溅满了裤腿,但大家干劲十足。
“与其等着别人来清理,不如主动响应号召参与进去,加快清理速度。”屏都社区志愿者邓强说,“淤泥更快清走,生活更快回来。”
花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雨后生产生活恢复行动,不仅扫净了街巷,更凝聚了人心。现在,受影响较大区域的生产生活正逐渐恢复。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强化防汛能力,以更高效的应急处突、更贴心的服务保障守护辖区居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