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鱼洞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7930M/2025-00022 [ 发文字号 ] 鱼洞办发〔2025〕46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鱼洞街道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8-25 [ 发布日期 ] 2025-08-25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鱼洞街道2025年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安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鱼洞街道2025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

现将《鱼洞街道2025年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安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和《鱼洞街道2025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秸秆露天禁烧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各项目标任务。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

2025年8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鱼洞街道2025年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

安全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巴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巴南区2025年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管控区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为全面完成我街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经街道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巴南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工作区划定区域,对街道耕地土壤分类管理,落实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加强对受污染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确保街道2025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实施低积累种植146.03亩,其中水稻8亩,玉米138.03亩。计划在仙池村1社烂丘湾,渡口湾建立街道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片,示范面积20亩。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耕地分类管理

1.建立农用地优先保护清单。根据区里划定的范围,给每块优先保护地建立“保护档”,写清楚位置、面积、责任村社,谁的地谁负责,对优先保护类耕地实施保护。

2.加强污染源监管。鱼洞街道统一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严禁在田间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将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薄膜作农膜,减少白色污染。严禁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耕地,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杜绝对耕地的污染。

3.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农作物的间、套、轮作等方式,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增强宜耕性。

(二)安全利用类耕地

1.低积累品种种植。在受污染耕地区域种植水稻和玉米的农户,种植区级推荐的低积累水稻品种(恒丰优28)和玉米品种(Q318)。选用的品种参数水分、净度、发芽率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

2.叶面调控。在受污染耕地区域水稻和玉米作物上实施叶面调控措施,在水稻、玉米适宜的生育期各用无人机喷施2次含硅、硒等有益元素的叶面调控剂。

3.优化施肥和土壤调理。一是优化施肥:在安全利用区域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在安全利用区域玉米、红苕等旱地作物上施用有机肥,避免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的肥料,禁止施用重金属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矿物肥、有机肥。

二是土壤调理:钙镁磷肥:在安全利用区域水稻上,作底肥施用。钙镁磷肥参数:有效磷P2O5≥12%。钙镁磷肥每亩用量25公斤。土壤调理剂:在安全利用区域玉米作物上施用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每亩用量100公斤,作底肥施用。施用的土壤调理剂需有有效期内的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

4.水分调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移栽后深水活蔸,返青期至幼穗分化期浅水(2-3cm水深)覆田促分蘖,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下扎,控制无效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有利水稻成穗;从齐穗期至成熟期长时淹灌(3-5cm水深),降低根际和田间温度,减少镉的吸收,提高结实率,增加实粒数,收获前10天排水晾田。

5.深翻耕。冬闲或春耕整地时,将地深翻20-30厘米,让表层土壤与下面干净的土壤充分混合,稀释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

(三)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

1.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片。集中力量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示范片建设,充分展示和宣传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提高安全利用技术知晓度和推广率。

2.加强台账制度建设。做实做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街道和村“两级”台账,台账要真实反映防治工作开展、防治技术措施和防治技术覆盖区域等情况。各相关村要指导村社建好分户台账,将安全利用措施落实到地块到农户。农用地利用性质变化、退耕还林还草或者种植结构调整的要提供相关文件依据备查。各村年度工作台账统计报表于每季度末前报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3.落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监测。全面落实区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点运维管理和监测任务,严格按照区级抽样布设点位,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农产品抽检工作,加大主要农作物重点产区、历史粮食超标区域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农产品抽检力度,为精准落实安全利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4.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街道将根据区级明确的安全利用率核算抽样点位和数量,采集农产品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办法”计算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5.有序推进污染源排查整治。全面完成重点区域耕地周边涉镉等污染源排查工作,启动整个街道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严格落实污染源分类管理,分阶段推进污染源治理。

三、进度安排

(一)20251-2月,落实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区域种植意向调查,建立分户台账,采购低积累品种。

(二)20253-4月,指导农户开展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等工作。开展优化施肥、土壤调理、深翻耕等技术措施指导。

(三)20255-7月,指导农户落实叶面调控措施采购及实施,开展水分调控、优化施肥、水分调控等技术指导。

(四)20258-11月,开展土壤及农产品采样检测,做好项目检查验收及安全利用效果评价。

(五)202512月,完成年度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台账及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开展街道级自评,总结经验。

(六)全年,利用广播、院坝会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地安全利用培训宣传,教农户种植技术,解答疑问。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意识。成立“鱼洞街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各村书记、产业发展岗为成员,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各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各村要记“总台账”,记录每块地的安全措施、实施时间、责任人,现场照片、物资采购、物资发放明细和经费资料等,确保“措施可追溯、责任能倒查”。

(二)加强宣传指导。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安全利用技术,鼓励农户种植低积累品种,实施优化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深翻耕、水分调控等技术,严格落实叶面调控、土壤调理等措施,增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自觉性。街道联系区农委专家到“田间课堂”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全街道高质量完成本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标任务。

(三)做好保密管理。强化街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工作区划定成果数据保密管理,土壤污染的具体位置、数据是“内部信息”,防止无关人员掌握污染耕地面积和位置等敏感信息。注意对群众的宣传引导方式,科学合理传达有关政策和要求,充分调动农户使用安全利用农艺措施的积极性,避免引起敏感恐慌、媒体宣扬及上访事件。



                          

鱼洞街道2025年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和秸秆露天禁烧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做好鱼洞街道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思路,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加强秸秆科学还田,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构建以秸秆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高质量建设秸秆资源台账,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样板,推动辖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二、工作目标

在全街道范围内全面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杜绝起火点。全年至少开展1次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宣传培训,每月至少开展2次秸秆禁烧巡查工作,确保2025年不发生秸秆露天焚烧情况,2025年全街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工作。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稻草机收留低桩直接还田;旱地、园地秸秆覆盖还田;茄果类、瓜类蔬菜秸秆粉碎堆肥、沤肥还田。逐步形成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多途径秸秆资源化利用格局。提高秸秆利用率,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农用地安全利用区域内水稻、玉米秸秆尽量不还田,通过当地垃圾转运车运送到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

(二)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基料化。推广秸秆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贮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等,鼓励养殖业主利用秸秆作饲料过腹还田。鼓励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应用,培育壮大秸秆基料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稻草种菇专业户。发展秸秆育苗、花木基质、草坪基料等利用新途径,带动秸秆基料化产业发展,提高秸秆基料化应用的比例。

(三)大力开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秋马铃薯是我区抗灾减灾的优势粮食作物,具有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等突出优势。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较高的途径之一,通过实施免耕栽培,稻草覆盖技术,能有效节省秋马铃薯生产劳动力和劳动强度,解决稻田稻草综合利用问题,同时生产出优质马铃薯,增加粮食产量。

(四)全覆盖宣传引导,凝聚禁烧共识。坚持“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入脑入心”。利用赶场日向农民发放“巴南区秸秆禁烧明白纸”,在集贸市场设宣传点解答农户疑问、还田技术、等问题。驻村干部、村社干部联合“党员中心户”,逐户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由村社干部“一对一”讲解政策。

(五)强化网格化巡查,严守禁烧红线。建立“街道---地块”四级巡查体系,以“早发现、快处置”为目标,坚决遏制露天焚烧行为。以村为单位划分巡查网格,每社设1名秸秆露天焚烧巡查员,对首次焚烧农户,现场制止、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根据村规民约进行处罚,做到露天焚烧秸秆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查处。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压实责任。成立“鱼洞街道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柳渝任组长,各村书记、产业发展岗为成员,各村要签订2025年秸秆禁烧责任书,组建禁烧巡查队,按照村规民约加强秸秆禁烧管理,切实落实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责任,实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片管理,村级负责”的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制。

(二)编制工作方案。各村要结合本村秸秆资源、产业发展等需求,编制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工作方案报街道产业发展岗备案。

(三)广泛宣传引导。加强对广大农户、农业种植企业宣传引导,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意识,减少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及时挖掘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良好环境。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   2025825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