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鱼洞街道>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7930M/2025-00024 [ 发文字号 ] 鱼洞办发〔2025〕47号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法制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鱼洞街道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8-27 [ 发布日期 ] 2025-08-27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鱼洞街道森林防灭火扑救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街道相关岗位:

现将《鱼洞街道森林防灭火扑救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

                  2025826

(此件公开发布)

鱼洞街道森林防灭火扑救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方针,有效提升鱼洞街道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依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重庆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重庆市涉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巴南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鱼洞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森林防灭火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快速响应、生命至上原则。火灾发生后,街道及责任单位立即按预案分工协同处置,以“打早、打小、打了”为目标,构建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科学高效的应急机制,确保扑救规范安全。

2组织指挥体系

2.1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

141基层治理中心指挥长:汪娟   鱼洞街道党工委书记

现场指挥长:张恒   鱼洞街道办事处主任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141综合调度室(电话:66226904),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柳渝,人武部部长、办事处副主任张宗智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安全应急岗岗长(冯招17338338128)、产业发展岗岗长(朱雪莲13527366998)和鱼洞派出所所长(梁大勇13212423710)任副主任

鱼洞街道各村社,应根据需要成立相应的应急工作机构,编制工作预案,承担本辖区森林防灭火工作。

2.2专项工作组及职责

2.2.1监测预警组

组长:柳渝

副组长:朱雪莲、各村书记

成员:产业发展岗、各村工作人员、护林人员

职责任务:通过应急广播、微信群、入户宣讲等方式,全覆盖宣传森林防灭火以及十户联防责任制;加强火源管控、重点人群管控及护林员的督促检查(每日巡山图片发印文波);守卡人员对进山人员、车辆严格登记,利用森林防灭火APP、无人机监测、地面巡护等手段,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和火情;根据市区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启动森林火险等级应急响应机制,并及时通知各村工作人员。

2.2.2第一现场组(发生火情村)

组长:驻村组长

副组长:村书记

成员:工作人员、村应急队伍

职责任务:发生火情后,村书记第一时间赶赴火场查明情况,并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报告。5分钟内组织村应急分队、党员志愿者使用灭火器、铁锹等工具扑救。扑火过程中,每10分钟向街道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2.2.3火灾扑救组

组长:张宗智、朱剑

副组长:冯招、谷子、刘欢

成员:安全应急岗、人民武装岗、街道综合应急队伍、各村应急队伍、巴望救援

职责任务:接到火情报告后,街道综合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完成集合,由安全应急岗带领前往火情点,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调动扑火队伍;扑火过程中,及时向街道指挥部报告火势变化及问题扑救火灾人力、物资需求计划。根据上级部署和区森林防灭火指挥决定,调整作战方案,做好火场清理、火场看守的人力部署工作。

2.2.4秩序维护组

组长:石阳

副组长:高磊、梁大勇

成员:平安建设岗、鱼洞派出所

职责任务:接到火情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火场地点,立即对火场周边500米道路实施临时管制,引导扑火车辆、社会车辆有序通过,在火场外围200米设置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围观群众进行劝离(重点关注老人、儿童),对拒不配合者由鱼洞派出所民警依法带离现场。

2.2.5转移安置组

组长:田熙

副组长:陈奎利

成员:基层党建岗、各村工作人员

职责任务:接到火情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火场地点,对受到火灾威胁的村庄、居民点、重要设施等人群密集区域,通过广播、微信群通知群众,规划转移路线,各村工作人员组织人员按照规划路线及时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2.6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亮

副组长:彭意、何良勇

成员:综合事务岗、财政管理岗

职责任务:接到火情报告后,综合事务岗统一组织管理扑救火灾车辆。根据现场指挥长提供的人力、物资需求计划清单,及时补给保障前方需求。财政管理岗负责保障物资储备量充足,不足3天用量时立即补充。

2.2.7医疗救护组

组长:吴刚

副组长:王怡

  员:民生服务岗

职责任务: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抵达火场,民生服务岗在安全区设置临时医疗点,配备急救药品,组织管理好现场医疗救护车辆和医疗卫生人员,及时组织抢救伤病员;火灾扑灭后,组织人员进行卫生消杀。

2.2.8信息宣传组

组长:苏莹

副组长:魏娜

成员:宣传统战岗、文明实践岗

职责任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村微信群编发《森林防火温馨提示》,开展森林防火的宣传报道工作,发布经街道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审定的森林火灾信息和扑救情况等,安排专人监测舆情,发现不实信息后立即核实处置。

2.2.9火场清理组

组长:於友轩

副组长:蔡树明、综合执法大队

成员:城乡环境岗、综合执法大队

职责任务:森林火灾扑灭后,前线指挥部要及时组织对火场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确定无余火后,报经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方可撤离火场,同时要安排专人留守火场4小时以上,经检查确认无火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3处置力量

3.1力量编成

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约30人)、街道民兵应急队(约15人)、巴望应急队(约50人)、村社区应急队伍(约230人)、十户联防体人员(约10人)、周边志愿群众(约25人)等,共计约360

3.2力量调动

森林火情初期扑救首先调动十户联防体人员(约10人)、应急队伍(约20人)、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约30人)、街道民兵应急队(约15人)作为主要力量迅速参与灭火救援。巴望救援队伍(约50人)、片区相邻村扑火队伍30人)、周边志愿群众(约25人)以及其他村社扑火队伍200人)作为增援力量。根据需要报请区森林防灭火专项工作机制统筹力量增援

4 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

4.1预警发布和响应措施

未达森林火险橙色预警等级时,由产业发展岗联合各村社负责日常防火工作。当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发布橙色及以上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牵头指挥,产业发展岗统筹落实宣传预警、隐患治理、火情监测与早期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

4.1.1常态化防控响应措施

1)巡护要求:护林员每日巡山≥6小时,网格化覆盖责任区,电子轨迹留存率100%

2)宣传重点:每月开展1次“十户联防”院坝会,重点人群入户宣传覆盖率100%

3)物资保障:检查站配齐扫码设备、火种收纳箱,宣传资料实时补货。

4.1.2森林火险橙色预警响应措施

1)核心目标:强化源头管控,阻断火险升级;预警发布后1小时内部署到位。

2)人力调度:机关事业干部职工下沉30%,保持通讯畅通,配合村社工作;每村配备不少于2名志愿巡查员开展劝导和巡护工作。

3)宣传升级:宣传车全天循环播报, 通过十户联防体院坝会、张贴防火标语、走访重点人员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

4)卡点管控:增设临时卡点至3个; 值守时段改为每天7:00-22:00,村社工作人员、护林员开展早巡,街道值班组、村社工作人员开展夜巡;严格执行“三查”制度,查身份、查火种、查入山事由。

5)关键行动:护林员到岗到位巡山护林,村社工作人员、护林员带装巡逻,对农耕户、祭祀户进行重点盯防,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4.1.3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响应措施

1)核心目标:全面备战,压降火灾发生概率;预警发布后30分钟内部署就位。

2)人力调度:机关事业干部职工下沉50%至各村,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一线指挥配合村社完成森林防火巡查工作;机关综合应急队伍分组备勤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在岗值守时间。

3)宣传升级:通过村应急广播每小时1次滚动预警,通过十户联防体院坝会、张贴防火标语、走访重点人员等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

4)卡点管控:增设临时卡点至3个;值守时段改为每天6:00-24:00,产业发展岗、安全应急岗、村社组织人员分两组带装早、晚宣传、巡逻;严格执行“三查”制度,查身份、查火种、查入山事由

5)关键行动:护林员到岗到位巡山护林,村社工作人员、护林员带装巡逻,对农耕户、祭祀户进行重点盯防,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在林区周边人员聚集地、重要设施周边、林缘地带进行不定时洒水作业,保持地面湿润,增派无人机,每隔2小时对深沟、盲区进行一次巡查。

4.2 火情监测

1)构建立体监测网络:整合无人机巡护、视频监控、护林员瞭望、卡点检查与群众报告等渠道,确保全方位、全天候监测野外用火。

2)落实视频专人盯守:产业发展岗安排专岗,24小时值守林火视频监控平台,发现系统报警,立即推送至相关村“一长三员”核查。

3)执行“135”处置机制:严格遵循“1分钟接警、3分钟核实、5分钟出动”的早期火情处置工作要求。

4)强化重点时段巡控:每日10:0018:00高温时段,组织无人机每2小时开展一次巡航。

5)明确信息处置牵头:所有森林火情信息由产业发展岗(会同值班组)牵头处置,并负责督促事发村限时核实与反馈。

4.3 信息处置

街道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点、防火巡护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向各村、街道森防灭火办公室报告,或拨打森林火灾报警电话6284856511966234116报警。接到火情报告后,各村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火情,同时街道现场指挥部以安全应急岗(冯招17338338128)为主的指导组赶赴现场指导火情处置工作。

按照“有火必报、报扑同步”的原则,街道141指挥部接到有关火情信息报告后,指挥部办公室要核实掌握火情详细信息,安排专人(卢雪颖17702348152、姚永炼13883177566游佳伟 15390306837)负责信息撰写工作,并在15分钟内电话报告、45分钟内书面报告区两办、区应急救援局、区林业局。

5 应急处置流程

5.1火情报告

发现烟点、火情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街道森林防灭火指挥

办公室,应急管理岗岗长冯招核实火情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后,3分钟内上报街道森林防灭火指挥长,同步通知火灾扑救组、秩序维护组、转移安置组集结。

5.2 应急响应

按火情可能蔓延程度和可控状况由低到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响应。鱼洞街道重点林区干湾村、农胜村火情为级响应;其它林区为二级响应;荒火为级响应。

5.2.1 级响应

一级响应若满足任一条件:

(1)火场距离最近村庄或重要设施<2公里;

(2)火势蔓延速率>30/分钟;

(3)火场面积估计>5亩;

(4)当地风速8 m/s 且预判可能发生风向突变;

(5)已发现人员被困或有重要设施受威胁;

(6)重点林区干湾村、农胜村发生火情。

指挥部立即到街道基层治理中心集中办公,现场指挥长立即赶赴火情现场街道141指挥利用风险一张图根据火情协调增援力量、调配灭火物资、匹配灭火水源保护重点目标、管制道路交通、落实医疗救助基层智治平台操作统筹协调工作,同时安排专人(卢雪颖13102384241)负责在15分钟内电话报告、45分钟内书面报告区两办、区应急救援局、区林业局,并提请区应急局加强研判指导,做好增援准备;街道现场指挥调度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0人)、街道民兵应急队(约15人)、巴望救援(约50人)等力量携带扑火装备赶赴火情现场,依据火情现状开展扑打明火、隔离开挖、维护治安转移群众、疏导交通(火场周边)等扑火救援工作。

5.2.2二级响应

二级: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且有向重点林区蔓延趋势,或火场面积在15亩且风速较大(其他林区发生火情)。

村书记立即组织十户联防体人员(10人)、本村扑火队伍(20人)、周边志愿群众(20人)等灭火救援力量,迅速转移疏散受威胁人员,开展火现场警戒和道路交通疏导,携带灭火工具(如灭火器、砍刀、二号工具等)扑灭初期火情安排专人在3分钟内电话报告火情核实情况,10分钟内电话报告火情现状和扑救进展同时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上报事件。由街道人民武装部长、办事处副主任张宗智到场,调度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约30人)、街道民兵应急队(约15人)、巴望救援(约50人)赶赴现场,做好增援准备,1小时尚未控制,执行级火情调度。

5.2.3级响应

三级:零星火点、可用村级扑救力量在30分钟内控制的情形(荒火)。

村书记立即组织十户联防体人员(10人)、本村扑火队伍(20人)、周边志愿群众(20人)等灭火救援力量立即开展扑救工作,街道值班领导带领当班应急分队前往现场进行指导,指挥部办公室全程跟踪。

5.3 扑火行动

5.3.1转移安置人员

火情地村社要及时组织转移、疏散受威胁群众至村委会、学校等安全的临时避难场所,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一对一护送。做好群众安置和医疗救治。在受威胁情况没有得到解除前,严禁擅自返回火场周边,由秩序维护组设置警戒线,每2小时巡查一次。

5.3.2  维护现场秩序

加强火灾发生地区及周边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等管,维护火灾发生地区及周边社会秩序稳定。

5.3.3 初期控制

火灾扑救组到达现场后,优先在火场外围开设防火隔离带(宽度≥30米),阻断火势蔓延;对零星火点使用铁扫把、风力灭火机扑打,对成片火点由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巴望救援队使用水带进行喷水灭火(水源优先使用附近山坪塘,由产业发展岗协调并在补给单上明确位置与可供水量)。

5.3.4 重点攻坚

对受困人员、重要设施(如变电站、通信基站)周边火势,由巴望应急队使用高压水泵集中压制,街道武装部长张宗智任组长,直接受现场指挥长调度,对悬崖、沟谷等复杂地形火点,组织应急精干力量小股突进扑打

5.3.5安全撤离

当火势失控或风向突变时,由指挥部立即下达撤离命令,引导扑火人员沿预设路线有序撤退,秩序维护组在撤离路线设置引导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由各队伍负责人10分钟内完成人员清点,向指挥部报告全员撤离失联人员信息

5.3.6清理看守火场

森林火灾明火扑灭后,以村社为单位划分责任区由村扑火队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负责余火清理工作,使用铁铲、喷壶等工具彻底清除地表余烬。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后,看守人员在得到指挥部同意后才可撤离。

5.4 应急结束

森林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在森林防灭火专项工作机制宣布终止应急响应后,街道森防指方可终止应急响应

6  综合保障

6.1 输送保障

增援扑火力量及随行装备的运输以公路输送方式为主,切实做好扑火车辆保障

6.2物资保障

根据街道森林防灭火工作需要,建立本级和村社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站),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装备和物资,实行分类存放和动态管理,确保一有火情拿得出、用得上。组织扑火物资增援,强化扑火队伍后勤生活物资保障

6.3调度保障

火情初期(一级响应):村物资点10分钟内提供首批物资(二号工具、灭火器),由后勤保障组调度街道物资库30分钟内完成装车,调用3辆应急货车,同步向区应急局申请增援物资。

持续扑救(超过24小时):后勤保障组每6小时统计物资消耗(填写《物资使用明细表》),不足1/3存量时,立即向区应急局、周边街道申请跨区域调运,确保“前方不断供”。

6.4资金保障

街道将森林防灭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森林防灭火所需支出。

7 后期处置

7.1火灾调查及评估总结

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由应急管理岗牵头组织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准确掌握火灾面积、森林资源损失、起火原因等相关情况。将情况汇总统计后,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火灾发生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上报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报表扬;对因失职渎职导致火灾发生的(如未按规定巡查、瞒报火情),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火灾肇事者,报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7.3灾后安置及灾后重建

火灾发生后,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产业发展岗联系区林业局制定《森林植被恢复方案》。

8附则

预案发布实施后,街道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培训演练,根据演练情况修订完善预案。各村社可结合实际制定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报街道森林防灭火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备案。

附件:1.各工作组职能职责及联系表

2.鱼洞街道森林火灾处置流程图

3.鱼洞街道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清单

4.鱼洞街道扑火力量编成及联系方式

5.鱼洞街道森林灭火水源台账

6.各村森林防火网格管理组织机构图

7.鱼洞街道森林火灾书面报告模板

     (附件详情下载文件查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