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洞街道:从“单谋”到“共治”的社区蝶变
在鱼洞街道箭河社区,一座小小的党群议事亭,成为了破解民生难题、凝聚邻里温情的“幸福枢纽”。在这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社区事务,用“同商共治”的智慧,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
近日,在箭河社区巴南印象小区的党群议事亭里,党员志愿者袁静正主持着一场“停车位改造讨论会”。居民们围坐在圆桌旁,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袁静认真地记录着大家的发言,不时与居民们交流讨论。在她的组织下,居民们通过“圆桌议事”,逐步形成了一套增设停车位的方案。
“会后,我们将意见反映给社区,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将原停车场扩建,新增了180个停车位。”袁静说。
如今,改造后的停车位整齐有序,居民们的停车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一成果,正是社区“同商共治”模式的生动体现。
而在箭河社区,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为了打造“幸福邻里圈”,社区围绕“知识共融、文化共享、互助共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知识共融方面,社区创新宣讲形式,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文明开讲啦”“科普知识进万家”等多种形式融入邻里日常,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汲取知识。
文化共享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定期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活动以及传统节日文艺汇演,让居民展示自我,增进友谊;志愿者们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困难家庭送关爱,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在互助共赢的实践中,党群议事点、议事亭等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停车位改造,社区还解决了消防及排水管网整改等多个民生问题。
从议事亭里的停车位改造讨论,到社区全方位的邻里服务举措,箭河社区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亭,难题共化解”,让民心在小区聚集,问题在小区解决,服务在小区拓展,绘就出一幅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幸福邻里圈”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