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一品街道办事处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提高地质灾害风险全面管控水平的工作方案》(渝减委〔2022〕4号)、《关于印发<重庆市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渝地指〔2022〕7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我街道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工作(以下简称“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提高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结合我街道实际,编制本预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目标原则是什么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防御响应及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做到应撤尽撤、不落一人,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转尽转,应撤尽撤,以街道领导带头,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村社具体实施,形成工作合力。
二、组织机构有哪些
成立一品街道地质灾害紧急避险转移撤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晶担任,副指挥长由各村驻村领导担任,成员由党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财政办公室、一品街道派出所、一品医院、各村社、驻守地质队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组成。
三、降雨阈值达到多少应该避险转移撤离
根据一品街道历史降雨数据、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情况,确定出各地质灾害风险源避险转移撤离降雨阈值。
序号 | 避险转移撤离降雨阈值(mm) | 撤离范围 | 撤离人数 | 人数合计 | |
12小时 | 24小时 | ||||
1 | 70 | 150 | 柑子湾滑坡强变形区 | 2户6人 | 11户24人 |
梁家沟危岩强变形区 | 0户0人 | ||||
干溪沟危岩强变形区 | 0户0人 | ||||
浸水湾滑坡强变形区 | 0户0人 | ||||
老鹅窝危岩强变形区 | 1户2人 | ||||
李安全滑坡强变形区 | 0户0人 | ||||
青狮沟危岩强变形区 | 4户6人 | ||||
新四湾危岩强变形区 | 3户8人 | ||||
石门坎、浸水湾滑坡强变形区 | 1户2人 | ||||
2 | 100 | 200 | 浸水湾滑坡威胁范围 | 0户0人 | 1户2人 |
老鹅窝危岩威胁范围 | 1户2人 |
四、地灾隐患点基本情况及分级
序号 | 灾害点名称 | 类型 | 村组 | 规模 ×104m3 | 灾害 | 受威胁常住人口 | 主要影响对象 | 稳定性 | 重要性 | 备注 |
1 | 梁家沟危岩 | 山体崩塌 | 桥口坝村1社 | 0.06 | 小型 | 0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2 | 干溪沟危岩 | 山体崩塌 | 桥口坝村1社 | 1.8 | 小型 | 0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3 | 青狮沟危岩 | 山体崩塌 | 桥口坝村3社 | 0.48 | 小型 | 6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4 | 李安全滑坡 | 滑坡 | 桥口坝村5社 | 0.36 | 小型 | 0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已完成降险处置 |
5 | 新四湾危岩 | 山体崩塌 | 桥口坝村5社 | 0.09 | 小型 | 8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6 | 石门坎、浸水湾滑坡 | 滑坡 | 桥口坝村5社 | 3 | 小型 | 2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已完成降险处置 |
7 | 浸水湾滑坡 | 滑坡 | 桥口坝村7社 | 0.09 | 小型 | 0 | 房屋、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8 | 柑子湾滑坡 | 滑坡 | 燕云村8社 | 1.5 | 小型 | 6 | 居民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
9 | 老鹅窝危岩 | 山体崩塌 | 七田村5社 | 3 | 小型 | 4 | 房屋 | 基本稳定 | 较重要 |
五、如何组织避险转移撤离
避险转移撤离工作采取“层层包干”方式进行。收到撤离信息后,驻村社领导要迅速调度村社避险转移撤离工作小组开展紧急撤离避让工作,做好撤离避让情况的跟踪督促和检查指导。各村避险转移撤离小组要迅速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按照撤离预案中的路线撤离至安置场所。
序号 | 村社 | 驻村领导 | 风险源 | 威胁户数 | 威胁人数 | 集中安置点 |
1 | 七田村5社 | 蔡崧 | 老鹅窝危岩 | 2 | 4 | 七田村村委会 |
2 | 桥口坝村5社 | 王晓亮 | 石门坎、浸水湾滑坡 | 1 | 2 | 桥口坝村饶思荣家 |
3 | 新四湾滑坡 | 3 | 8 | 桥口坝村村委会 | ||
4 | 燕云村8社 | 余献海 | 柑子湾滑坡 | 2 | 6 | 燕云村龚光全家 |
在避险撤离工作中,对不理解不配合的转移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对不服从指挥的,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应撤尽撤,全员安全撤离,不落一人。
六、避险专业撤离路线如何选择
避险转移撤离路线选取最便捷、快速的主要道路,当风险源出现变形加剧等紧急情况时,受威胁群众应先通过垂直于滑坡、危岩运动方向的道路,迅速撤离威胁范围后,再通过主要道路撤离至安置场所。
七、避险转移撤离后如何安置
(1)由指挥部牵头,负责对各集中安置点的生活保障物资进行统筹安排,一品街道民政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做好相应物资准备及补充。
(2)驻村领导指导村社对一品街道范围内临时安置地点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3)一品街道医院做好集中安置点的应急医疗准备。
(4)一品街道派出所对集中安置点消防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5)集中安置点启用后,由驻村干部指导所在村社安排专人负责安置点的工作运行与物资发放工作。
(6)由驻守地质工程师对集中安置点进行排查,防范次生地质灾害。
(7)党政办公室应在发布命令后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紧急撤离和安置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