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在行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群众信访举报办理情况公开表(第十九批)

2025-07-25
区生态环境局
[大] [中] [小]

(“现对编号D3CQ202405140028、X3CQ202405210008 X3CQ202405250045”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2025年7月25日至2025年8月7日。)

公开单位:巴南区                                                (2025725日)

序号

受理编号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所属区县

问题类型

调查核实情况

是否

属实

办结目标

处理和整改情况

是否办结

责任人被处理情况

1

D3CQ202405140028

巴南区鱼洞街道干湾村4社原石马中学被村委会租赁给私人老板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房屋,新修建的房屋没有环评手续和改建手续。原石马中学没有市政管网,导致新修建的房屋无法排放污水,污染地下水源,并且损毁了国有资产。

巴南区

举报内容共涉及3个问题,经调查,全部属实。

1.关于房屋没有环评

手续问题。经查,该房屋于2024年开展排危改造,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该房屋属于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不需要办理环评手续。

2.关于改建手续问题,

原石马中学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年代过于久远,房屋主体及附属设施均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在房屋原址上进行了排危改造,未办理相关手续。

3.关于没有市政管网导致无法排污问题,经查,鱼洞街道干湾村4社属于农村,不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没有市政管网。该项目未完成竣工建设,现场未发现排污问题。且该项目建成后为仓库性质,主要用于材料物品存放。

属实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管理,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1.责令业主立即停止建设行为,安排人员不定期开展巡查,待取得改扩建手续后方可继续建设。

2.如果该房屋投入使用之前,鱼洞街道需督促其采取增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方式,用于解决排污问题。

2

X3CQ202405210008 

X3CQ202405250045

1.接龙镇塘边村党支部书记于20215月以整治废弃矿山,恢复生态,还耕还草为由,打着美化人居环境的旗号,在四湾社的地里区域石缝隙,在2019年底,已复耕约6亩的土地倾倒生活垃圾和建渣,约3万方,发酵的弃渣冒出烟雾和臭味。

2.2017年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在接龙镇塘边村四湾社区域有一段复线修路,接龙镇党委书记和塘边村书记将规范设计要求依法被征的土地闲置,造成车辆集中在一个局限不规范的路口上、下高速,过往车辆卷起的灰尘和噪声污染着路口的村民。在征地过程中,接龙镇党委书记和塘边村书记利用职务之便为塘边村四湾社村民谋取私利,侵占集体利益,侵吞集体土地面积和该地被征补偿,非法获取农转非,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安置。

巴南区

土壤

经调查问题部分属实。

1.该区域现状利用地类为采矿用地。2019年底按照自然复绿方式治理后恢复为草地,并通过区规资局验收。不存在耕地流失一说;

2.经调查走访,20215月前后存在违法倾倒生活垃圾和建渣的行为,2021年底前后弃渣区域曾冒出烟雾和臭味,近期监测未发现明显烟雾和臭味

3.原和平桥互通初步设计方案仅联系县道x237,服务接龙镇太平场、天星寺镇。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巴南区向交通主管部门及建设方提出同时连接县道x237和省道s415的建议,方案得到最终认可和实施。我区严格按照征地拆迁安置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开展工作,不存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违法乱纪行为;

4.接龙镇四湾社紧邻省道s415木隆路两侧,过境大货车较多,主要前往姜家镇、南川区等目的地,木隆路接龙镇四湾社段为必经之路,过往车辆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

部分属实

一是对倾倒建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恢复自然生态;二是开展建渣倾倒区域土壤检测,开展环境综合评估;三是对接龙镇塘边村四湾社采石场矿坑修复后违法倾倒建渣事件进行调查取证,依法依规依纪对违法倾倒建渣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四是定时洒扫路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洒扫频次,减少扬尘污染影响;五是举一反三,加强严禁乱倒建渣、车辆文明驾驶宣传,形成长效机制,杜绝乱倒建渣问题。

1.20215月违法倾倒生活垃圾和建渣、发酵弃渣冒出烟雾和臭味问题:一是现场实地核实,接龙镇政府通过现场挖掘、走访周边村民等方式进行核实,发现有白色塑料、水泥砖块等建渣裸露,并初步明确了建渣方量。二是开展建渣清运处置工作,将建渣外运至专业处置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接龙镇政府于202412月完成清运3200方(4610吨),因开挖过后实际方量与预估出入较大,经区政府专题研究由汇鑫公司继续负责剩余建渣清运处置。2025521日,区委书记何友生陪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许仁安调研塘边村四湾社建渣整改问题,要求于2025620日前完成建渣清运。截止2025616日,已完成全部建渣清运,累计清运47248.7方(61873.26吨),接龙镇、汇鑫公司会同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于当日现场查看了建渣清运完成情况。620日,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到现场进行了复核。三是开展环境综合评估,区生态环境局已聘请重庆市环科院开展生态损害司法鉴定,并出具鉴定结果。

2.关于举报塘边村书记以整治废弃矿山为名倾倒建渣问题:区政府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了安排布置,并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现区纪委监委、公安等部门已开展调查。

3.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村民的承包地上,造成5亩以上的耕地流失,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问题:2000年起,接龙镇四湾社部分村民将土地自行出租给有关经营者采石,至2013年原隆松建材有限公司停业退出后,塘边村四湾组采石场矿坑形成。2019年底,为做好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投诉人举报区域已按照自然复绿方式治理后恢复为草地,并通过区规资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部分村民在该草地区域内有零散耕作行为,但该区域内不存在耕地,也不存在耕地流失一说。

4.关于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渝筑高速)与和平桥互通(接龙北)连接省道交叉口工程变更与征地拆迁安置问题:信访人反映事项位置为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和平桥互通与省道S415连接处。和平桥互通被交路省道S415接线调整变更原因:一是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建设期间,省道S415接龙镇塘边村段车流量较大,SK0+122~SK0+205左侧为省道S415既有路基挡墙,局部地段墙高超5.0m,且挡墙上方为鱼塘及民房,挡墙拆除新建对省道交通及居民生活干扰较大。二是按照原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将新增使用耕地0.2005公顷(新增集体土地共计0.2506公顷,其中水田和旱地面积占比80.00%),属于违法占用耕地且短期内不能取得合法用地手续。三是当地个别村民对新增使用土地不支持不配合,致使被交路省道S415接线施工受阻。和平桥互通被交路省道S415接线调整变更审批及实施情况:鉴于前述原因,经建设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现场踏勘研究,同意对和平桥互通被交路省道S415接线线型进行调整变更,并完善了相应变更手续后实施,变更实施方案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按照征地拆迁安置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执行的,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接龙镇党委书记和塘边村书记利用职务之便为村民谋取私利,侵占集体利益,侵吞集体土地面积征地补偿,非法获取农转非,骗取国家征地补偿安置等行为。目前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已完成交工、竣工验收,道路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5.过境车辆扬尘和噪音问题接龙镇四湾社紧邻省道s415木隆路两侧,过境大货车较多,主要前往姜家镇、南川区等目的地,木隆路接龙镇四湾社段为必经之路,过往车辆扬尘和噪声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已安排洒水车对木隆路接龙镇四湾社段路面进行处置,定时洒扫路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洒扫频次,减少扬尘污染影响,并加强过往车辆文明驾驶宣传教育。

以区纪委最终调查公布为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