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议》(第303号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支队高度重视,经与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等单位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5月底,我区已投入使用高层建筑共计2434栋,分布在13个镇街和3个园区,主要分布在:花溪街道(543栋)、龙洲湾街道(536栋)、李家沱街道(449栋)、莲花街道(227栋)、鱼洞街道(180栋)、界石镇(167栋)、南泉街道(145栋)、数智园区(60栋)等8个镇街或园区。辖区高层建筑主要特点:一是总量多、增长快。全区高层建筑总数位居全市前列,2020年以来,每年有超过200栋新建筑投入使用。二是城区街道高层建筑密度高。全区80%的高层建筑集中在龙洲湾、鱼洞、莲花、李家沱、花溪等城区街道,龙洲湾、巴滨路沿线等城市核心区新建高层建筑密度大。三是建筑体量不断增大。高层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商业综合体日益增多,全区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商业综合体4栋,体量最大的万达广场16.6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超过5万人次。四是灭火救援条件受限。受地貌影响,高层建筑地理位置落差大,部分高层建筑依山而建,环形车道难以形成,救援场地狭小,灭火救援作业面少,大型消防车通行和作战行动展开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全区持续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是“城市病”的缩影,具有动态性、反复性等特点,隐患整治难以做到一劳永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隐患整改任务艰巨。2023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累计排查高层建筑2434栋,发现隐患1700处,整改隐患848处。未整改的852处隐患,大部分均属于消防主机瘫痪、报警系统故障、防排烟风机损坏等“硬问题”。隐患产生客观原因是消防设施老化、管网锈蚀等;主观原因是部分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不愿管、不愿改”问题突出。加之,高层建筑隐患整改资金量大,筹措困难,不易整改。部分小区业主对动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整改消防设施隐患不支持、不理解,甚至阻拦施工,影响了隐患整改进度。
二是生命通道亟待治本。初步掌握,全区还有15个消防车道堵塞严重小区,居民共计有16200余辆,车位共计只有7700余个,缺口一半多。个别小区车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如龙龙洲湾街道辖区,江南华都小区车位770个,私家车1700余辆;明华龙洲半岛小区车位921个,私家车1850余辆;一城龙洲小区车位622个,私家车1076辆;颜龙山水小区车位1240个,私家车2800余辆。生命通道堵塞占用既有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习惯性违法违规问题,更有车位配备偏低、停车资源盘活不足、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错时停车、共享停车、价格调节等精细化管理措施滞后等深层次原因。
三是主体责任不落实。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日常防火检查巡查流于形式,消防设施长期“带病”运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一些高层建筑管理单位重利轻责,违规改建占用避难层、楼梯间、车库等区域用于经营活动,设置大型广告牌,遮挡救援窗、排烟口。
四是公众安全意识薄弱。部分群众缺乏基本消防安全意识,“心存侥幸、漠视安全”的思维还未根本改变,违规用火用电、楼梯间堆放杂物、占用消防车通道等动态隐患大量存在。相比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短期内更难根治。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3年,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按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前一阶段,全区已完成新一轮的高层建筑隐患排查。下一步,区消防救援支队将借助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平台,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园区公司,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纵深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隐患整改。坚持分类处置、实事求是原则,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按照“一楼一策”制定隐患整改清单,逐栋攻坚整治隐患,同时落实整改期间消防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存在消防用水问题隐患,于2023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毕;对其他消防设施隐患按整改难易程度有序整改。居民小区车位供需矛盾不解决,消防车道堵塞问题就无法根治。针对消防车道堵塞问题,一方面综合施策增加停车位,另一方面优先采取设置物理隔离设施保障消防车通道畅通。
二是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源头管控,从严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责任,强化装修工程监管,加强消防改造工程质量管控,建立消防审批与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制度。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内容,统筹开展消防用水整治、停车位建设、电气线路改造、建筑外墙防护网和可燃雨棚拆改,建立电气线路、燃气管线安全检查检测机制。
三是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结合市级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将“生命通道”、建筑外墙防护网和可燃雨棚等纳入相关城市管理法规,厘清部门监管边界,建立各负其责、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的工作机制,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服务、消防设施维保、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效监管机制建设。
四是加强消防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宣传平台和基层宣传力量,正反面结合,广泛宣传高层建筑消防整治工作要求和消防安全知识,引导群众遵守相关消防法律法规要求,定期组织高层建筑居民开展消防疏散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区消防救援支队作为全区消防工作牵头部门,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辖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维护全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此答复函已经区消防救援支队郭高凌支队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回执》,并于收到答复函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回执交所在镇街代表小组。
此函。
巴南区消防救援支队
2023年6月12日
(联系人:贾平,联系电话:13650576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