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区人大十九届第三次会议第432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3-06-21
字体:

龙海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养老产业形成成渝双城经济圈养老产业重要增长极的建议》(第432号)收悉,经与区国资中心、区科技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卫生健康委和区经济信息委等单位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区努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由补缺型普惠型转变,基本建立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体系。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公办敬老院2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44个、社会办养老机构31个、市属福利院2个,共有床位1.07万张,千名老人床位数45.2张,位居全市第一

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一)写好结合文章,服务能力提标。引导医疗机构向养老服务领域拓展,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医养合作签约率达100%将长期护理保险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12家养老机构被列入长护险定点机构发挥养老企业集团化、专业化优势,引入巴洲产发集团对全区25家敬老院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中心带站模式引入11家养老企业对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年均开展社会化服务超100万人次。

(二)写好品质文章,服务质量提升。辖区首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狮子山老年公寓新增普惠型养老床位333连续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辖区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质量100%达标四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增至52家机构被评为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秀医养结合康养机构4家企业入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百家养老品牌案例通过竞赛、培训等多形式培行业人才3700余人次

(三)写好智能文章,科学监管提效。投入154万元在全区56个养老机构大门入口、食堂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安装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养老机构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全程随时跟踪管理,确保入住对象生产生活安全引入互联网+”智慧安保系统23家公办养老机构投入近10万元安装智慧用电(故障电弧探测)监测系统,全面配置漏电保护装置,严防电力火灾的发生开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平台,试点开展“互联网+”模式的智能化服务,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老人进行24小时智能(可视对讲)看护。

(四)写好产业文章,促进协同发展。推进重庆康养照护中心项目和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项目建设。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引进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国际生物城数字医学联合技术中心、钱璟康复康复辅助企业22家,协议产值突破18亿元。全区注册医疗器械暨康复辅具器具生产、销售企业达87家,拉动投资金额20亿元百亚成功入围《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公示名单。

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充分整合我区养老资源,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产业头部品牌

区政府和市民政局签订了《重庆市养老产业研究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依托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等在巴直属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市养老产业研究院,投用后将助力推动巴南区建设养老服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同时,成立级养老服务协会的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集四方资本,做大做强养老产业

坚持市场化思维,同巴产发集团、国际生物城公司等合作,重点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抢占养老市场,不断增强老人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巴洲产发集团正在引入农业发展银行融资助力和链接优质养老机构参与运营,将实现“国企+金融机构+政府+社会资本”四位一体资源嫁接。

(三)汇八方人才、技术,给养老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按照市民政局的安排部署,正在推广应用重庆市智慧养老云平台,我区也将结合数字重庆,认真梳理建设应用“三张清单”,积极争取全市试点。

(四)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为养老产业保驾护航

我区已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发改等区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健康养老产业专项工作组下一步要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分析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推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此答复函已经区民政局局长喻勤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回执》,并于收到答复函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回执交所在镇街代表小组。

                          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        

                          2023621日         

(联系人:周小路;联系电话:1898398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