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21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日期: 2025-05-16
字体:

巴南人社函〔2025〕16号

马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区大健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第20250217号)收悉,经与您沟通、与协办单位共同商讨、接受各种方式的督办意见,形成该建议的办理共识和措施,并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方沟通研究形成的共识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一)形成的共识情况

1.随着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国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亟需引进、培养大健康人才。

2.目前,我区现有大健康产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根据代表的意见建议及与协办单位讨论,分为引进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三个版块细化落实举措。

(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1.扩宽引才渠道,加强人才队伍集聚。举办引才活动,发布引才需求,加大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工作力度,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集聚大健康产业人才。

2.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做好职称评审工作,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动态调整人员编制等,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强化服务保障,打造优质人才生态。支持大健康产业人才申报人才奖励、人才计划,加强育才平台建设,为大健康产业人才提供人才服务。

二、办理落实情况

(一)引才渠道方面落实情况

1.大力招引大健康产业人才。积极参与“百万人才兴重庆”“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加大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工作力度,2025年预计引进医疗健康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100名。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高校行等系列引才活动,发布《2025年巴南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其中大健康产业相关岗位42个,引才需求52人。

2.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市属医疗机构、市内知名院校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加强高校和企业大健康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供需对接,通过就业见习等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所需。

3.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契机,通过“县聘乡用”等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单位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及等级医院创建指导和培训等工作,提升医疗质量。实施退休“双高”人才返聘行动,收集企事业单位聘用退休“双高”人才需求,通过市、区各大招聘活动、人社网站广泛发布,吸引退休高级职称、高技能大健康产业人才来区工作。

(二)激励机制方面落实情况

1.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全面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岗位晋升,进一步规范空岗竞聘、高级职称评审申报等工作流程,为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等符合条件的大健康产业人才提供职称申报“绿色通道”。

2.完善动态调整人员编制机制。依据单位职能职责变化、结合各镇街常住人口变化及工作量等实际状况,以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为前提,适时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

3.持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在公立医院体系内,通过科学运用薪酬资源,重点围绕人才发展核心环节进行资源配置。包括:为新引进人才提供一次性补贴,落实高层次及急需紧缺医疗人才差异化薪酬待遇,针对高水平工作成果给予一次性奖励,保障在职博士后人员生活补助,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现金激励,以及对在重大公共卫生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设立高层次人才激励性报酬,且该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以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三)服务保障方面落实情况

1.给予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健康产业人才可申请1万元或10万元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安家补贴。支持大健康产业人才申报市、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菁英计划、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等人才计划项目。

2.加强平台载体建设。积极对接区内医院、生物医药企业,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嘉士腾医疗、美莱德生物医药等6家大健康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成功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力争引进2名博士进入区内医疗卫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提供人才服务。积极动员、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健康产业人才进行“新重庆人才”认定,截至目前,区内约有400余名大健康产业人才认定为E—F新重庆人才,积极为其提供旅游、职称评审咨询等73+N项服务,在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入住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不定期组织踏春、亲子活动等人才活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切实让大健康产业人才在巴南安心安身安业。

此答复函已经朱明勇局长审签,并已上传巴南区代表议案建议系统。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我局。


重庆市巴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16日                  

(联系人:饶轩菡,联系电话:1389611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