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120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巴南教委函〔2025〕60号
李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建议》(第20250120号)收悉,经与您沟通、与协办单位共同商讨、接受各种方式的督办意见,形成该建议的办理共识和措施,并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方沟通研究形成的共识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经与代表多次电话沟通,深入解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指引的通知》(渝教发〔2024〕10号)等文件,汇报了近年来巴南区开展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工作推进情况,并就如何落实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提出针对性举措。
(一)达成的共识。
1.转变教育观念和传统学生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转变教育观念和传统学生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可激发学生多元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为社会培育创新与综合素养人才以适应时代需求,推动教学方法革新与课程优化,尊重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增强学生自信,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追求。
2.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个体融入社会、认知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桥梁。并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不仅拥有知识,更具备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及升华。
(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1.筑牢教育管理防线。巴南区印发《学校教学管理行为负面清单》(巴南教委发〔2022〕95号),明确严禁违规招生、设重点班及学籍造假等行为,区教委将开展经常性督查并纳入学校考核。
2.落实教育政策要求,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市教委义务教育阶段评价与考试管理要求,实施五维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坚持以生为本促全面发展;落实“双减”及质量评价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素养提升。
3.构建“家校社”协同体系,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积极协同区文旅委、宣传部等部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媒体与校园宣传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场馆,在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同时制定完善安全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切实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办理落实情况
(一)措施一落实情况。
我区印发了关于《巴南区学校教学管理行为负面清单》的通知(巴南教委发〔2022〕95号),明确要求: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组织或变相组织或委托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与入学相关的笔试或面试,不得将竞赛成绩、获奖证书或考级证书作为招收新生的条件,以及虚假宣传、买卖生源,促进了规范、阳光、公平招生;严禁学校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等;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区教委将对照《负面清单》到学校开展经常性督查,并纳入学校考核。
(二)措施二落实情况。
我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以思想品德等五个维度为核心内容,强化过程性评价与激励导向,挖掘学生潜能,推动全面发展。同时,严格执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考试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双减”政策及质量评价规定,破除“唯分数”倾向,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完善考核,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措施三落实情况。
巴南区已建成一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且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比如图书馆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科普讲座、文化演出、学生体验等活动;体育馆号召中小学参加“半程马拉松”、亲子体验活动等。我委将持续协同文旅委等部门,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到公共文化设施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措施四落实情况。
我区已建成29个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区教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可依托安能、“职梦空间”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彩色森林、定心茶园等社会实践基地参与农耕体验活动。为确保安全有序,活动前学校联合合作单位制定详细预案、开展全面安全教育,并配备专业人员全程保障。同时,联合区委宣传部等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社会实践教育意义,提高社会认知度;指导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场馆,在探索自然、体验社会中激发科学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共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三、承诺事项
我们将高度重视李君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宣传,提高认知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的督促指导,压实学校主体责任,激发学校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鼓励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实践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施策、多管齐下,全面优化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此答复函已经潘亿兵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6月25日
(联系人:郭彬松;联系电话:1837571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