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25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巴南教委函〔2025〕50号
张业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0250257号)收悉,经与您沟通,形成该建议的办理共识和措施,并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方沟通研究形成的共识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一)形成的共识情况。
1.畅通区校信息渠道。探索建立校地联系机制,涵盖大学生就业、网络舆情处置、产教融合等多方面,深化校地合作。
2.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发挥部门主导作用,支持辖区高校、企业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研发基地、产业基地等方式,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3.深化技术需求供给。动员相关行业部门摸排高校、企业技术需求,形成区内校企供需清单。
4.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区科技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二)拟采取的办理落实措施情况。
1.建立校地联系机制。明确在区高校、区级有关部门、区属国有公司和有关镇街为成员单位,加强部门、镇街与高校信息沟通和相互协作,研究部署推动校地、校企合作中的重大事项。
2.建立政企校多方联动利益共享的产教融合机制。联动区发改委制定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谋划提出“185”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体系,形成多方联动、闭环落实的责任体系。
3.深化技术需求供给。鼓励辖区链主、重点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解决技术难题。
4.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在区高校、中职学校在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软件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区内产业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二、措施落实情况
(一)措施一落实情况
印发《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巴南区在区高校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巴南委教发〔2025〕1号),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各类安全隐患及时研判,主动通报,提出预警,防微杜渐。
(二)措施二落实情况
我委联动区发改委制定巴南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统筹建立“185”产教融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体系,“1”即一个总目标: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8”即八大产教融合提升行动:人才供需对接行动、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创新平台打造行动、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试点企业培育行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和特色品牌培育行动;“5”即五项工作机制:专员服务机制、摸底调研机制、供需对接机制、双选推介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
(三)措施三落实情况
依托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联动区科技局摸排了区内重点企业揭榜挂帅项目,动员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深化校企合作。
(四)措施四落实情况
强化“科创23条”等科技政策宣传,鼓励在区高校加大研发投入;梳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重庆财经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存量科技成果情况,鼓励重庆财经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入驻软件信息与服务外包产业园。
三、下步措施
(一)持续强化顶层设计。联动区发展改革委,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共享共赢,加速形成辖区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持续深化供需对接。落实专员服务机制,由学校、企业服务专员常态化联系企业和院校,收集学校端、企业端产教融合需求
(三)持续推进供需匹配。持续归集企业需求端和学校供给端信息,在企业、学校自主随机对接的基础上不定期推送,提升校企对接效率。
此答复函已经潘亿兵主任审签,并已上传巴南区代表议案建议系统。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区教委。
重庆市巴南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6月3日
(联系人:吴现松;联系电话:6622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