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5028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巴南文旅委函〔2025〕19号
邓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第284号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开展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非遗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工作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系统保护水平,提高非遗的存续力、生命力,推动非遗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我们将会在工作中予以采纳。
一、加大青年传承人的培育力度。一是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将非遗进校园纳入2025年区级层面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持续实施非遗进校园,扩大非遗传承普及面。二是加强对传承人的考核。每年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活动评估,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的考核,引导代表性传承人培养青年传承人。三是提供学习展示平台。推荐区内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研修研培班、展示交流活动,推荐青年传承人参加年度人物评选、全国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等,提高青年传承人的荣誉感、拓宽视野、提升理论水平。四是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拍摄视频等方式记录非遗项目、传承人,形成非遗数据库,并将数据内容纳入数字重庆建设中。支持开设“非遗数字课堂”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推出非遗特色主题线路、引导开发研学产品等,不断吸引青年关注非遗,成为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中的一员。
二、加强非遗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持续做好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专项资金申请,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严格按照申报类项开展工作。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的管理,每年开展评估工作,充分调动传承人带徒授艺的积极性。二是整合多方力量支持非遗传承发展。积极与区人力社保局、乡村振兴局、经信委等部门沟通,研究进一步完善支持措施,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争取更大的支持。吸引高校、创意企业、社会团体等力量关注非遗,整合多方资金开展“非遗+”。
三、推进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区内非遗项目融入巴蜀非遗品牌,打造形成具有巴南特色的非遗品牌。聚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提炼打造,通过剧本修改、联合高职院校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等方式,推进木洞山歌剧《爷爷的山歌》提档升级;推动合理利用接龙吹打等非遗资源创作精品文艺作品《欢欢喜喜贺新房》,并参评群星奖。促进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结合传统节庆,在区内景区景点组织开展非遗活动,打造丰盛古镇、木洞古镇、西流沱古镇为非遗特色镇,指导巴南茶叶制作技艺、周氏传统木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完善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推出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结合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推动非遗进社区;支持旭辉、首创奥特莱斯、李家沱重百商场等结合24节气开展非遗进商场。
此答复函已经万耀东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6日
(联系人:刘慧,联系电话:1388342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