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区第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1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巴住建函〔2025〕74号
沈行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扩宽滨江路人行道的建议》(第214号)收悉,经与区水利局共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特别是城市基础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成绩显著,但交通配套设施速度仍与快速的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鱼洞滨江路水塔段位于鱼洞城区核心区域,周边新世纪超市、商社汇、滨江公园等人群聚集场所众多,而江滨路水塔段又是鱼洞城区重要的出入城交通干道,车流量较大,解决该处行人安全过街、保障交通顺畅很有必要。我委认为,您提出的《关于扩宽滨江路人行道的建议》很好,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缓堵促畅、安全过街的强烈需求。
一、关于扩宽滨江路水塔段人行道的建议
经核查,滨江路水塔段人行道狭窄问题系因该路段临靠长江防洪堤岸,原道路建设时已严格遵循防洪标准及岸线规划。针对您提出的扩宽需求,我委会同区水利局研判如下:
(一)防洪安全与规划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滨江路水塔段位于长江防洪管控水位以下,任何工程建设均不得侵占行洪通道或影响堤防安全。该段人行道下方为防洪堤岸主体结构,直接扩宽将占用行洪断面,危及堤防安全,且无法通过长江主管部门审批。
(二)与防洪治理工程统筹推进。市级重点项目“长江干流重庆段防洪治理工程(巴南鱼洞段)”已纳入规划,由水利部门为责任单位,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于滨江路临河侧新建桩板挡墙,墙顶高程约190米(按1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顶部设置2.5米宽人行通道,并增设防护栏杆及连通梯步,总投资约3.5亿元。该方案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人行通行条件。二期工程拟通过加盖方式扩建道路,实现人车分流及休闲空间拓展,但需待一期工程完成并报水利部审批后启动。鉴于防洪工程方案尚未最终批复,若当前仓促实施独立扩宽,恐造成重复建设及资金浪费。我委将积极对接区水利局,密切跟踪防洪工程进展,推动一期方案尽快落地,并确保人行道扩宽设计与其无缝衔接。
(三)现阶段管理优化措施。我委将积极对接区城市管理局,加强该路段占道停车、占道经营等乱象整治,强化市政设施维护,优化通行秩序,全力保障行人安全。
二、关于完善过街设施的建议
滨江路水塔段沿线人流密集,完善过街设施确有必要。但因以下客观限制,短期内难以新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一)防洪管控与技术规范限制。该路段位于长江防洪管控区,新建过街设施需满足防洪标高、结构稳定性及行洪通畅等要求。经技术论证,现有地形高差大、地下管线复杂,若强行建设天桥或地下通道,将大幅抬高工程成本,且难以通过防洪专项审查。
(二)交通组织与空间制约。滨江路为鱼洞城区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增设过街设施需封闭施工,可能加剧交通拥堵。此外,周边建筑密集,无足够空间预留桩基或通道出入口,施工条件极为有限。
(三)替代性管理方案。我委将联合交警部门,针对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在高峰时段增设临时交通引导员,提升行人过街效率。同时,结合防洪工程二期方案研究长效人车分流机制,待条件成熟后统筹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对接区水利局,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加快防洪治理工程审批进程,推动一期工程早日开工;二是深化滨江路综合整治方案研究,将人行道扩宽、过街设施优化纳入远期规划,适时争取资金支持;三是持续强化现有路段管理,通过智慧交通、柔性执法等手段,最大限度保障行人通行安全与便利。
您提出的建议紧扣民生需求,为我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破解瓶颈问题,推动城市建设与防洪安全协同发展。
此函已经杜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承诺事项落实情况回执》,并于收到此函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回执交所在镇街代表小组。
重庆市巴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5年5月7日
(联系人:郭智立,联系电话:6623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