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关于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函
九三学社区工委:
贵委在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委员会第十四届第四次会议《关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的建议》(第145号)的提案己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委对我区环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按照全市的安排和部署,从2018年起,我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8年-2020年,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为:一是城区范围内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全覆盖,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开展以街道为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开展示范片区建设的街道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2018年实施龙洲湾和鱼洞街道,2019年实施花溪街道,2020年实施李家沱街道、南彭街道;三是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的行政村达到35个,其中2018年8个、2019年8个、2020年19个。
二、 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垃圾分类体制机制。一是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辛国荣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何友生为组长的全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建立了巴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级相关部门、街道和有关单位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推进过程的问题;三是区府办制定并印发了《巴南区居民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三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巴南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年示范行动三年实施方案》《巴南区垃圾分类文艺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经费;四是重庆市巴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办公室已先后下发2次通报,督促各街道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五是巴南区城管局成立了局内设机构: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办公室,配置专职人员,协调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一是我区垃圾分类宣传架加四分类垃圾收集箱71套和各类垃圾收集容器1万余个。二是借助社会力量,引入智能分类回收设备,目前智能分类回收设备投放180多套。三是已配置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23辆、居民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3辆、可回收物运输车1辆、其他垃圾运输车83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辆,基本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收运体系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四是配置户用垃圾分类桶4.7万个,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800余个,建设约400个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立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或可回收物兑奖点25个。
(三)氛围营造工作全面展开。一是组织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动员会、院坝会等700余次,在区电视台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片200多期;二是巴南报(含看巴南APP)每周刊载垃圾分类政策、报道垃圾分类工作信息约200篇,利用万达广场等公共场所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公益广告和宣传片;三是制作并发放垃圾分类口袋书、宣传册、宣传单页宣传画等资料约65万册,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快板、儿歌传唱等形式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推广,目前已组织专场汇演7场次;四是在城区主干道两侧悬挂垃圾分类道旗广告1050幅,在道路栏杆、人行天桥等显著位置设置固定标语、张贴宣传标语。
(四)强化资金保障。为强化分类效果,结合我区财政情况,我区制定并通过了《巴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共计投入财政资金约2000万元。
截至目前,我区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政府所在地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全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取得较好效果;龙洲湾、鱼洞、莲花、李家沱、 花溪和南彭街道的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区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的镇街占比为60%,建成区覆盖居民户数约34.7万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约35.2%,基本建成35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行政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础党建工作内容,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形成居民社区内的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单位、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分类工作格局。
(二)做好前端准确分类。首先,各示范街道加快推行实施住宅小区楼层撤桶和定时定点投放,引导居民滤出水分后投放厨余垃圾,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鼓励出售可回收物;切实压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人,特别是物业服务企业、公共机构责任。其次,区城市管理局负责编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配置规范,结合居民投放实际需求等情况,各示范街道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最后,结合周边市政道路通行情况,各示范街道合理规划布设厨余垃圾集中接驳点,要求作业人员将集中投放点的厨余垃圾桶转运至集中接驳点,并推行生活垃圾桶边的督导、交付、验收等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分类准确率。
(三)提高分类运输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案,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相衔接的分类运输网络,配足配齐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专用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合理确定收运频次、收运时间和运输路线,做到专车专用、分类运输。其中,厨余垃圾由区城市管理局负责配置专用收集车进行分类收运处置;其他垃圾由区城市管理局和示范街道各自按现有收运模式进行收集作业,运往就近的垃圾站、收集库(点);有害垃圾通过集中投放点统一收集,由区城市管理局负责配置专用收集车定时定点收运至区级临时储存点后集中无害化处理。
(四)提升分类处理能力。区城市管理局会同区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完善有害垃圾收集贮存体系建设;区商务委完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和可回收物统计制度,建设“两网融合”物资集散基地,积极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五)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建立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分类管理,全面统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发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并与巴南区智慧城管综合平台相关联相融合。为切实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有效溯源,全面收集统计分类投放信息数据,各示范街道向城市居民每天免费提供1个生活垃圾分类专属二维码和1个厨余垃圾户用垃圾袋。
以上答复已经黄东柏局长审签。对此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提案办理结果答复函回执》上,分别寄送我单位和区委督查室、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管理局
2020年6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