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6-29
字体:

孙付恋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护耕地红线守住“粮仓”的建议 》(第155号)收悉,经与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大力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

(一)通过土地流转将撂荒地进行盘活利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将整治后的撂荒地进行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属于基本农田的种植水稻、玉米等粮油作物,其他耕地上种植蔬菜、水果等保供农产品。

(二)开展全程生产托管。今年我区在二圣镇胜天村、天星寺芙蓉村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整村托管,农民将承包地托管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社会化服务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服务组织进行统一耕种,提高集中经营规模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引导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对周边农户土地开展生产托管服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二圣镇刘昌元家庭农场代耕代种周边农户土地100多亩用于种植水稻,实行稻+N模式,每年给农户和农场带来收入近10万。

(三)积极培育种粮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优先支持种粮家庭农场申报区“四化”家庭农场,市区级示范合作社,在项目上优先支持,在人才培训上优先考虑。今年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由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产攻关,在积极支持种粮经营主体申请种粮大户直助。

(四)探索农民土地入股经营新模式。在木洞、东温泉镇高村准农田整治地区,农民以土地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户+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的“土地银行”经营模式。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在全区推广。

二、鼓励引导农村人员本地创业就业

(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巴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深入推进国家级产业强镇建设、市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姜家镇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申报工作,形成以“黑五牧”和“黑五谷”为代表的“姜家黑”系列特色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体,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一批主导产业基础好、融合发展程度深、联农带农作用强、特色产品品牌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中申报创建国家级1个、市级3个。

(二)强化人才技能培训。以培养带头人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培育强村富民“领头雁”。畅通城市人才加入乡村通道,创新“乡村CEO”培育机制,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组建了粮油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根据本区产业布局和生产季节开展科技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2022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650人,培训农村创业创新、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2万余人,获得初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141名、46名。

(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产业帮扶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资金入股、资产收益、房屋联营、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方式,带动脱贫农户增收。全部产业帮扶项目均要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开展“三帮一促”行动,通过订单农业、认养农业、特色种养、家庭手工、民宿休闲等,帮助有条件的脱贫户发展一项庭院经济;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工匠培育、就业培训等,帮助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解决一个就业岗位;加强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情况动态监测,将政策扶持与联农带农情况挂钩。衔接做好脱贫产业帮扶政策落实问题整改。

三、优化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落实“稳粮扩油”工程。全力稳面积、攻单产,确保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1.5万亩以上,谷物(包括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以上,粮食(除谷物外还包括豆类、薯类、杂粮杂豆等)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达到21.84万吨以上。扩种油菜2000亩,2023年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发展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1.5万亩,在姜家镇水源村建立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在丰盛镇油房村全力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高产创建,在惠民街道显林村做好水稻高产试验。推广优质抗病抗逆粮食作物品种和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如水稻宜香2115,油菜庆油3号、8号等)。

(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成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构建“1+3+6”工作推进机制,抓好肉蛋奶、中药材、果蔬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原辅料基地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头羊计划”行动。打造主城“米袋子”“菜篮子”战略保供基地,制定大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政策措施,积极创建巴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火锅食材推动建立预制菜产业联盟。积极加入“双百”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上市。继续利用和探索“创投贷款”“助农贷”“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低碳项目、生态价值转换项目等给予金融支持。

(三)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规划设计“一村一品”“一镇街一辨识度”项目,整镇村打造田园经济、小微经济、庭院经济,重点打造圣灯山石斛、接龙黄精、姜家进城盆栽、丰盛旅游手工业等。支持东温泉打造“有机农业+温泉农业”特色高效现代乡村产业示范带。大力发展“我有一亩田”认养农业,全年力争发展认养地块1万亩、畜禽1万头(只),打造火锅优质配料订单基地1万余亩。开展精准招商、联动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全年完成乡村振兴招商引资5亿元。依托重庆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做大做强农产品商贸流通服务业。大力发展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力争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此复函意见已经我委领导审定,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6月29日              

(联系人:郭风娇,联系电话:662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