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函
委员王智焱:
你在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建议 》(第16号)收悉,经与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委推动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区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强化政策集成和项目牵引,促进要素向乡村流动,向农村汇聚。为打造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经认真调研,拟实施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该示范区初步范围涵盖惠民街道显林村、辅仁村、沙井村、晓春村、胜天村以及二圣镇幸福村、巴山村及沿线周边区域。2023年3月,我委组织工作人员到涉及镇街、相关村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并收集当地情况和正在实施及下一步计划实施的项目。起草《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已征集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及相关镇街的意见,经区政府冉仁均副区长审定同意后已经印发。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成立工作专班
为更好推动白象山片区规划,完善工作调度机制,成立巴南区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冉仁均同志任组长,区经济信息委、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林业局、区城乡一体中心、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惠民街道、二圣镇、巴洲产发集团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委,区农业农村委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完善区域规划
鉴于白象山片区位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区范围,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的重点区域,属于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范围,政策集成优势突出。计划将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范围为:惠民街道沙井村-惠民街道晓春村-惠民街道胜天村-二圣镇巴山村。辐射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要范围为:惠民街道辅仁村、惠民街道显林村、二圣镇幸福村。
整体构建为“两轴三心N点”的规划布局。两轴:沙井-胜天(沿S103省道)现代智慧农业示范轴,胜天-二圣茶场(沿白象山主要干道)白象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轴。三心:智慧水产养殖中心(沙井村),智慧种植发展中心(胜天村),茶产业农文旅综合体验中心(巴山村)。N点:月儿弯弯营地、611原乡艺术园、茶与艺术主题酒店、茶产业博览馆、艺术家主题民宿、智能温室育苗中心、中药材基地等精品旅游景点和智慧农业生产基地。
(三)明确产业主导
区域产业基础雄厚,茶产业规模已达7000余亩,拥有巴南银针等名优品牌,建成市级智慧化水产良种场、智慧粮油基地项目等一批智慧农业项目,粮食生产面积1.9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4000亩,蔬菜种植面积8000亩,果园2000亩,拥有二圣茶业公司、“小蜜蜂”食用菜籽油、“天秀”豆干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白象山片区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精品果蔬、优质粮油和品牌茶叶,实施交通提档升级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重庆近郊乡村旅游辨识度品牌。
(四)深化改革集成
按照《重庆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及试验任务的通知》要求,结合《巴南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建议在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深化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市人才入乡、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形式等农村改革工作,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条件的改革任务在项目区集中集成。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
按照《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各个牵头部门职能职责,并形成《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方案中相涉及的建设项目和改革事项正在征集区级相关部门意见,待条件成熟后,积极开展相关项目实施。
此答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左川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6月20日
(联系人:刘俊玮,联系电话:6233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