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50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6-30
字体:

杨宗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提升供销社保供能力和保供品质的建议》(第250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进行答复。根据区政协提案办理相关要求,具体答复内容详见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一、巴南区供销社基本情况

重庆市巴南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区供销社)是区政府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资储备供应、废弃农膜回收、烟花爆竹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职能部门。供销社系统区镇村三级网络体系完整,现有供销基层社22个,区级直属公司8个,基层供销社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其中改制保留9个,新组建13个,鱼洞社、接龙社、鹿角社、木洞社、一品社获全国供销系统基层社标杆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已累计培育打造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44个;发展农民合作社228个,其中股份合作社24个。有6个合作社获全国供销系统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2年,全区供销社系统通过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三社”融合、改革发展,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废弃农膜回收工作成效全市领先;在全市供销社系统2022年区县(自治县)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中一等奖,全市排名第一。

二、抗疫救灾稳价保供情况

2022年面对形势严峻的旱情、火情、疫情,捐赠9.5万元用于森林防火宣传、为农服务工作等。为镇街赠送水桶、矿泉水等,调配冷链车辆、人员等助力抗旱保收。组织企业提供100台喷雾器,助力界石新玉村灭火工作;明火扑灭后组织人员参与余火清理和巡山工作。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80余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助力防疫”、“党员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干部职工下沉企业参与保供”等工作机制。利用供销社网络优势,对接农业基地4205亩,采购滞销蔬菜235吨,帮助农户实现收入70余万元。为疫情防控期间买菜难的市民供应“蔬菜包”共16256包,供应各类基本生活物资505吨,为全力支持防疫工作、开通滞销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贡献了供销力量,进一步擦亮了“巴南供销、情系‘三农’、党旗添红”党建服务品牌。

三、“巴之源”农产品品牌打造建设情况

供销社直属企业农禾电商公司注册有“巴之源”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为不断增强品牌带动力和影响力,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公司于2021年入驻石龙镇大兴村建设“巴之源”产业基地,经过2022年改造提升,解决了当地百余户农民摞荒地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地租收入,解决了20多人就地就业。引导农户共创品牌农产品,不断丰富“巴之源”区域公共品牌产品,深挖品牌文化内涵,目前有“巴之源”长粒香大米、豆腐乳、香肠、腊肉、土鸡等系列单品11个。2021年公司被评为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2022年被评为重庆高新技术企业。

四、提升保供能力和保供品质

一是进一步完善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升保供能力。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网络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建设;培育壮大区农资配送中心和重庆农禾电商公司等为农服务组织,提升在农资和农产品组织营销服务等方面的配送保供能力。二是加强社有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含基层供销社、直属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基层社)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三是加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宣传和食品安全检查力度,不断提升供销社系统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四是充分发挥农禾公司农村电商平台作用,为供销社进一步提高保供能力和保供品质打好基础。同时,供销社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预制菜生产企业)加入供销合作社的供销体系,丰富和进一步完善供销体系,引导企业策划打造如“巴之源”农产品公共品牌、“小木凳”预制菜品牌等,逐步完善品牌管理办法,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巴南标识”,适时跟进具体产品标准的建立,不断丰富品牌产品,推动巴南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单位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重庆市巴南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3年6月30日                  

注:1. A类为“已经解决或采纳”,B类为“列入计划拟解决”,C类为“留作参考”。

2. 联系人:郭泰霞,联系电话:1365769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