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85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5-08-14
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大] [中] [小]

巴南市监函〔2025〕9号

马晓翼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外卖安全监管的建议》(第28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进行答复。根据区政协提案办理相关要求,具体答复内容详见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此答复函已经冉茂波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14日              

(联系人:郑 黎,联系电话:18996083020)


附件

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提案号

285

提案提目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外卖安全监管的建议

办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

协办单位


办理沟通方式
(可多选,打”)

文来文往

面商

电话或网络

座谈

调研

其它






采纳落实情况

已采纳

计划采纳

能启发思路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

未采纳,通过协商也未达成共识

3)条

0)条

0)条

0)条

0)条

承办单位领导分析梳理研究提案情况

区局党组书记、局长冉茂波多次主持会议,召集相关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专题研究提案,提出不但要采纳提案的建议,还要延伸思考,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全区外卖行业整体提升。要以党建为统领、信用促提升、监管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强化培训指导,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推进智慧监管,探索政企合作机制,开展信用联合惩戒,积极吸纳各方参与,构建协会自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办理提案前,相关工作的主措施与成效

一是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等级,A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检查,B级每年至少开展两次监督检查,C级每年至少开展三次监督检查,D级每年至少开展四次监督检查。截止办理提案前,出动检查人员1040人次,检查外卖商户489家次,发现并清除风险隐患100余条。

二是持续落实外卖风险管控制度,加强与外卖平台的对接,对存在违反《食品安全法》严重违法行为的外卖商户函告外卖平台进行下架处理。

三是积极推动外卖商户“阳光厨房”建设,鼓励商家运用AI抓拍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在主要功能区安装AI智能巡检摄像头,食品安全员负责使用“餐饮安全在线”手机端各项功能开展日常管理,并及时对AI巡检、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发现的风险隐患进行整改,监管人员定期审核整改情况。截止办理提案前,全区已安装“阳光厨房”外卖商户993家,建设率为39%,通过智能巡检排查消除风险隐患2000余条。

办理提案的具体效果,者办理计划

已采纳落实的提案中的意见建议

1.加强监督治理

2.加强教育培训

3.突出整治重点



具体采纳落实情况及办理效果

强化监督检查,突出整治重点。针对提案中明确提到的存在缺乏健康证明、食材保存较为混乱等问题的5家外卖商户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并依法处置;并下发《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强化辖区外卖经营户监督检查,聚焦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整治“幽灵外卖”、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虚假宣传、伪劣食材、加工操作不规范、公示信息不真实等问题。截止目前,出动检查人员2300余人次,已检查外卖商户1163家次,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200余条,以治促改,促进行业规范提升。

强化培训指导,促进行业规范。利用好总局网络学院培训资料资源,以辖区所为单位,从7月份起分批组织餐饮服务单位(包含外卖)开展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培训,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让经营者知法守法,现已培训500余户;制作包含14个常用安全须知的《外卖餐饮安全须知》宣传单,从证照资质、场所合规、食材采购、食材贮存、食材安全、加工控制、清洗消毒、包装出餐等各环节全面加强指导,让经营者易接收易掌握,提升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现已发放600余份。

探索长效治理机制。探索构建党建为统领、信用促提升、监管保安全的监管格局,并印发实施方案推动落实。

发挥党建“牵引力”作用。迭代升级“党建统领·联动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发挥行业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充分发挥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优势,做实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协助属地镇街党委,指导组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3个,新就业群体群团组织3个,持续扩大“两个覆盖”。开展“‘巴心服务,双向奔赴’暖‘新’行”主题活动,利用好各类“暖新”资源,建设“友好商户”300户、“市场监管暖新服务点”12个、“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指导站15个和友好驿站2个,构建多元“友好空间”,打造更多凝聚人心的“桥头堡”、思想引领的“前哨站”、动员治理的“集结地”。

以信用分级实现精准施治,加强“星级”信用风险评价结果运用,对外卖食品经营主体实行差异化监管机制;与辖区外卖平台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向辖区2个外卖平台推送入驻经营户信用风险等级等信息,推动平台在推荐展示等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对信用风险等级差的采取限时屏蔽、下架等信用惩戒措施,开展信用联合惩戒。

充分发挥餐饮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自治;与商务部门建立社会餐饮安全联席会制度,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的要求,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招募网约配送员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发挥“哨兵”作用,现已招募30余名,收到线索4条;加强与社区联动,发挥网格员的巡检作用,构建“协会自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开展外卖示范点打造,2025年底打造示范点50个以上,通过持续打造、示范引领推动行业整体规范提升。持续加强外卖商户“阳光厨房”建设,年底建设率达50%以上,充分运用AI智能巡检功能,督促商户规范经营。

持续强化监管执法,聚焦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整治“幽灵外卖”、环境卫生“脏乱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虚假宣传、伪劣食材、加工操作不规范、公示信息不真实等问题,以治促改,促进行业整体提升。

计划采纳落实的意见建议


相关采纳落实计划或打算


能启发思路、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的意见建议


推进创新、加强或改进工作等方面的打算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未采纳原因


未采纳,通过沟通协商也未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未采纳原因


提案对相关工作的其他方面助推成效,或需要说明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可另附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