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繁體版 | 智能机器人 |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大决策预公开>草案解读

关于《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2021-09-13
区大数据发展局

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从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就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目前已完成《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就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背景

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巴南府发〔2021〕5号),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总体部署方针,经区领导批示,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编制了《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过程

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我局委托专业技术机构进行规划编制,在编制过程中,为全面掌握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我局主要采取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向相关政府单位、园区和代表性企业进行调研,同时参考国家、重庆市相关数字经济的发展政策和规划进行分析,形成了初稿。

初稿形成后,我局先后于6月21日、7月21日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及开展专家审查会议,第一次征集了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等15个单位意见,其中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渝兴公司、物流基地公司、大江科创城意见已全部采纳,其余单位无意见。第二次征集了16个单位意见,其中区经济信息委、渝兴公司、物流基地公司意见已全部采纳,大江科创城、国际生物城公司部分意见未采纳,经与其电话沟通,均同意我局修改后的内容,其余单位无意见。

三、结构框架

《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共9章、9个专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总结“十三五”发展基础、分析面临形势、发展机遇和挑战,重点阐述目标理念,确立发展定位。第二部分(第3-7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新基建、区域布局、开放合作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数字产业化”包括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先进计算、数字经济其他产业等内容。“产业数字化”充分落实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建筑业、数字+服务业等内容。“数字新基建”着力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信息建设、创新基础信息建设。“区域布局”主要对巴南经济园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重庆国际生物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重庆高职城、大江科创城等几大园区进行区域布局划分。“开放合作环境”主要着力发挥巴南区的区位优势,打造数字经济开放高地。第三部分(第8章)“支撑体系建设”明确了“加快健全数据共享体系、强化网络及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强化人才供给体系、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五项具体举措,支撑巴南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部分(第9章)明确了“落实组织领导保障,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加强考核监督评估、营造全面发展氛围”四项具体举措,保障巴南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数字新基建,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巴南区推进“一区五城”建设、提升巴南发展战略地位和区域发展能级、形成重庆南部新的重要增长极提供新动力支撑。

五、2035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巴南区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成熟期,数字经济综合实力居重庆市前列,数字经济总量再迈新台阶。

六、“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积极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助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全力打造数字人才教育、数字物流、数据交易、医疗大数据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任务,壮大“芯屏器核网”产业链,提升“云联数算用”要素群,打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全力打造千亿级“数智”经济产业集群,建成全市数字产业聚集区。依托巴南区工业基础优势,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实现传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成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七、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按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总体部署,发挥巴南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全国,将巴南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辐射力和示范性的“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建设以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为引领的重庆市数字产业化技术新高地、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

重庆市数字产业化新高地。依托巴南区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基础,充分发挥巴南区优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的科技力量和创新能力优势,完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成果向巴南区聚集,通过加强布局5G、大数据平台、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巴南区在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领域竞争力,并构建产值达千亿的标志性产业集群。

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经济发展新空间,不断加深各领域数字化应用,推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数字内容与文娱产业生态、智能建筑产业生态四大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生态群,推动实体经济向新业态培育、发展并壮大。

八、重点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新基建三个方面,明确了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业,数字内容、先进计算、互联网平台等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等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数字化战略发展方向以及每个类型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共13项重点工作。

九、实施保障

一是发挥重庆市巴南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巴南区数字经济发展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做好试验区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二是充分发挥巴南区优势,着力破解数据互通、人才“引育服”、金融支持等方面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机制障碍和政策瓶颈。三是开展针对数字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专项考核监督,明确考核统计口径,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对有关部门落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目标、指标和任务等情况,定期开展督促检查,进行科学和动态评估。四是建立健全新业态监管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涉及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的审批流程和服务举措,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着力消除阻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各种行业性、经营性壁垒,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激发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