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据发布>统计公报

2006年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巴南区统计局

(2007年2月10日)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监测、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风险,不断增强驾驭经济的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战胜了百年难遇的旱灾,整体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据统计,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实现11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6.0%,是巴南区撤县建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降低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5亿元,同比增长26.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3.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810元,同比增加1417元,达到1694美元。

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19.4:49.9:30.7调整为2006年的16.0:53.8:30.2。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77.7%、28.3%,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9、12.4、4.5个百分点。

就业情况:2006年全区从业人员为48.53万人,比200547.66万人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7.03万人,比200520.81万人下降18.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9.19万人,比200517.45万人增长9.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31万人,比20059.4万人增长3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二、农村经济

今年受百年不遇的旱灾影响,农业生产略有下降。据初步测算,2006年,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经产值比调整为16.5:84.5。全区粮食总产量30.89万吨,同比减少8.99万吨,降低22.5%,农业总产值28.65亿元,同比降低5.6%。其中多经产值24.07亿元,同比降低2.6%(见下表)。

农业总产值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本月止

累计

同比±%

农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286520

-5.60

其中:多经产值

万元

240688

-2.61

1、农业

万元

165145

-7.14

2、林业

万元

3524

-1.23

3、牧业

万元

97554

-3.12

4、渔业

万元

13709

-5.66

5、农林牧渔服务业

万元

6588

-4.22

在农业生产中,除茶叶产量和家禽、禽蛋产量有所增长外,其它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见下表)。

农业生产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本月止

累计

同比±%

一、粮食产量

308888

-22.54

1、小春粮食

28024

-2.96

其中:小麦

12652

-7.77

2、大春粮食

280864

-24.07

水稻

149910

-23.86

其中:中稻

149000

-21.71

再生稻

910

-86.13

玉米

78810

-4.53

红苕

41320

-47.37

二、油料产量

2264

-6.17

其中:油菜籽

1805

-5.50

三、蔬菜产量

470550

-0.86

四、茶叶产量

2121

16.73

五、水果产量

28900

-7.30

六、蚕茧

1512

-8.64

七、肉类总产量

69811

-1.99

其中:猪肉

53788

-3.0

八、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44.09

-9.67

九、生猪年内出栏

万头

71.72

-3.00

十、家禽产量

万只

1012

0.92

十一、禽蛋产量

20782

2.17

十二、水产品产量

16680

-5.00

  都市农业快速发展。重庆市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大力发展了业主制农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大了长廊对外宣传推介力度,重点引进了花卉苗木生产和观光休闲农业业主63家;茶叶产业,重庆二圣茶业有限公司实力和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花椒产业,重庆传名花椒公司粗加工厂、精加工厂建成投产,精加工厂的建成投产为稳定发展我区花椒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石龙技工”劳务品牌驰名全国,2006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13.68万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到9.08亿元。

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抓好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水利建设资金4362万元。全年整修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618处,渠道维修防渗整治32处,渠道清淤498处,修复水毁工程166处,新建微型水利工程1651口,恢复蓄引水能力460万方,恢复改善灌面3.16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加快电力提灌站改造步伐,完成各类农机具维修改造7995/26504千瓦,其中对295/8291千瓦电力提灌站进行了技术维修,改造电力提灌站1415/452千瓦,恢复改善灌面3.70万亩,确保了电灌站安全、正常运行。完成农网改造任务。解决农村3.5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退耕还林0.4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05万株;完成天保管护50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森林火灾受害面积871.80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54%。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6.43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12349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1.71万吨(折纯)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54.65亿元,同比增长37.4%;总产值224.40亿元,同比增长30.0%;营业收入240.84亿元,同比增长33.9%;利润总额13.97亿元,同比增长51.6%;上交税金6.72亿元,同比增长38.6%。民营企业实现产值242.66亿元,增加值58.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和44.6%;营业收入260.53亿元,利润总额14.69亿元,上交税金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58.8%、82.3%。中小企业实现产值220.30亿元,增加值5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28.1%。坚持优化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长。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3.66亿元,同比增长2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仍是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23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9%,充分体现了“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实现工业总产值206.75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区属及以下工业总产值121.41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5.57亿元,同比增长24.0%,实现利润总额11.02亿元,同比增长104.2%,出口交货值21.14亿元,同比增长60.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指标,除氮肥、磷肥与数控机床有所下降外,其余产品均呈快速增长之势(见下表)。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本月止

累计

同比±%

1、汽车

112565

20.4

2、摩托车

328154

47.8

3、水轮发电机组

千瓦

502200

20.3

4、蓄电池

千伏安时

753381

15.2

5、数控机床

230

-5.3

6、金属切削机床

1230

17.0

7、成品钢材

76450

6.4

8、日用陶瓷

万件

3031

124.5

9、水泥

万吨

500742

24.4

10、硫酸

164369

40.5

11、内燃机

万千瓦

3632224

170.7

13、氮肥

8492

-36.4

14、磷肥

14912

-33.7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提高,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以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件为主的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主营业务收入186.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2%,产销率99.0%,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6.20亿元,同比增长88.3%;利润总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91.5%;亏损企业亏损额0.08亿元,同比下降8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4.0%,同比提高33.4个百分点。长安铃木、宗申集团、重庆机床厂、攀钢重庆汰业、华陶瓷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及羚羊轿车、宗申摩托、数控机床、华陶瓷器等一批名优产品饮誉国内外。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1.04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25.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46.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房屋竣工面积239.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建筑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之一。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92亿元,同比增长53.1%,比上年增幅提高11.21个百分点,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设与改造投资83.11亿元,同比增长65.5%,其中,工业投资42.11亿元,同比增长118.2%;房地产开发30.90亿元,同比增长30.3%。

从投资对象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加快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投资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3%;第二产业投资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7%;第三产业投资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3.3:38.4:58.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重点项目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273个,完成投资5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和33.8%,投资占全区50万元以上的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比重达93.3%;其中:重点项目投资47.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6.0%,占全区投资总额41.1%。标志着全区实施“以重大项目促进大建设,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五、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41.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4.9%;全区竣工城镇房屋82万平方米,提高城镇化水平2.1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64.4%。加强城镇道路建设,投资约4000万元完成长,宽的长江二桥南引道整治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黄溪河滨河路四校段长的河堤建设;投资1800万元实施了长、宽的鱼洞滨江大桥建设;完成了龙洲大道二期工程、启动了龙洲大道三期工程建设和渝南大道B段拓宽工程等建设项目。

加强了城区市政建设和管理,园林绿化得到健康发展。今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五个一批工程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主要包括渝南大道B段鲜花长效工程、城市主干道的护坡绿化建设、鱼洞滨江基础设施、鱼洞公园建设、体育中心小游园建设、龙海大道鲜花长效工程、鱼洞花台增设护栏工程、疾控中心绿化建设、鱼洞城区市街绿化整治、黄溪河生态林建设、网球培训中心建设等。市政环卫设施安全有效运行加大了对城市公厕、垃圾站的维护,加强了对化粪池、排水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修维护工作。初步统计,2006年维修公厕、垃圾站17处,维修厕站的电路、水管、滑道等278件次,清掏化粪池9个,疏浚下水道。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4390万人,同比增长27.1%;货物运输量901万吨,同比增长26.2%。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境内国、省、县道公路里程达到,其中等级公路里程。新建和改建通村公路300余公里,共油化、硬化通镇通畅公路,新建、改建桥梁7座,共计,目前我区农村公路有乡道、村道。

邮政、电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067万元,同比增长26.2%。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4万户,净增3.7万户,同比增长22.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1.7万部。

七、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2亿元,同比增长18.8%。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城市市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7亿元,同比增长16.3%,农村市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亿元,同比增长21.0%。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继续平稳增长。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9亿元,同比增长18.4%;餐饮业4.80亿元,同比增长21.9%。集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5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集市贸易更加活跃。

住房消费不断升温。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1.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其中住宅82.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额19.20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住宅16.11亿元,同比增长46.5%。

八、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经外贸取得新进展。2006年,强化协调服务,积极推荐招商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区实际利用区外资金73.85亿元,比2005年的37.8亿元接近翻了一番。合同利用外资9191万美元,同比增长139.0%,实际利用外资4212万美元,同比增长179.7%。新成立外商投资企业5家。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出口20635万美元,同比增长76.8%。

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旅游业实施以“三泉一湖”为重点,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打造“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南泉景区整体开发策划、东温泉景区打造工作快速推进;利用近郊短程优势,建设“近郊短程休闲旅游长廊”。全年接待旅客245.20万人次,同比增长23.0%,旅游总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24.0%。

九、财政金融保险业

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7.6%(同口径),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7.21亿元,同比增长67.3 %。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03亿元,同比增长28.4%,社会保障补助支出0.61亿元,同比下降48.0%。

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200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8.60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1.19亿元,同比增长14.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7.47亿元,同比增长8.4%。

保险机构积极拓展业务,加快培育保险市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创新保险品种,实现了保险业务的跨越式发展,较好地发挥了保险对经济发展的补偿功能。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发展呈现勃勃生机。今年培育创建了2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14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87项。2006年,组织重庆锦晖陶瓷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并列为市级重点新产品21项,全区市级重点新产品已达到124项。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73.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5%左右,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步伐。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成绩显著。2006年,全区3-6岁幼儿入园率达75.5%,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2%。义务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区7—12岁正常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年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99.2%。初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98%,初中毕业率达98.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达92.8%。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三年巩固率98%,高中毕业会考及格率:高2007级、2008级分别达到了90.1%和93.7%;优分率:高2007级、2008级分别达到了48.7%和49.7%,毕业率达96.4%。2006年高考上线4224人,上线率达到84.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国家级重点职高巴南职中充分发挥着骨干示范作用,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宗申职业学校正在稳步发展。重庆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达6000余人,今年招生2800多人,是全国农民工培训基地,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校长金笃孝被评为“全国职教百佳校长”。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广泛地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拓展了广场文艺演出和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空间,打造以“木洞山歌”、“花溪民间歌舞”、“接龙民间吹打”、巴南儿歌为主的巴南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区性大型群文活动21场次,镇街文化站群文活动1720场次,群文创作荣获省(市)级奖64个。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投资改造了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了全区镇街通光缆电视,全区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全区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2006年元旦,在鱼洞街道龙洲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巴南区第八届迎春长跑暨“电信杯”比赛活动,有5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春季又组织了区直机关开运动会、“三八”妇女趣味接力赛等全区性的群体活动22次,并组队参加市级以上群体活动7次。10月,举办了首届区运动会,来自全区各镇街、区级部门、部队、院校、企业的55个代表团、3352名运动员和 226名裁判员参加比赛,共有1125名运动员在12个比赛项目中分别获得了金、银、铜牌,团体总分奖16名(镇街组、综合组各8名),并评出了体育道德风尚奖15名,优秀组织奖15名。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机构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疾病预防工作不断加强。2006年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3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688张,其中卫生部门床位数1457张,工业及其他部门床位数740张,卫生技术人员300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230人。加大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使场镇卫生饮水得到保证,农村厕所得到改善,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60.93万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66075人,比上年增长0.5%。总人口中的男性为448368人,女性为41770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3:100。非农业人口270739人,比上年增长3.9%,占总人口的31.3%,比上年上升1.02个百分点。农业人口为595336人,比上年下降0.98%,占总人口的68.7%。全区出生人口6685人、人口出生率为7.7‰,死亡人口6094人,死亡率为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8‰。全区2006年抽样调查常住人口85.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5.30万人,农村人口29.89万人。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出生已由过去的高出生、高增长、高死亡向低出生、低增长、低死亡方向转化。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58857人,其中无孩妇女8787人,占5.9%,一孩妇女118871人,占79.8%,二孩妇女20516人,占13.8%,多孩妇女683人,占0.5%。已婚妇女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4.5%。当年符合政策生育率91.5%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0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比上年增长3.8%。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7477元,比上年增长20.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680元,比上年增长20.0%。

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切实做好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5796人,其中下岗职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4403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504人,其中培训享受失业保险的就业转失业人员539人,有337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62.52%;培训不享受失业保险的就业转失业人员1997人,有1154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57.8%;培训城镇失业人员968人,有651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67.3%。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保障。2006年,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725人,年末全区有各类福利收养单位37个,床位1621张。2005年末,全区有206个村、77个社区居委会。

注:

1、本公报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速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