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巴南区人民政府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巴南府文〔2020〕15号                 签发人:何友生

市政府:

2019年,巴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主线,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将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坚持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谋划推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的新任务、新举措。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自觉将法治政府建设置于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全局,一体推动全区各级行政机关法治建设。

(二)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要讲法治,善用法治思维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制定了规范性文件管理等依法行政制度。2019年,区政府常务会议22次研究审议重大法治事项。

(三)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制定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要点和工作台账,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成果展现形式,逐项跟踪督促检查。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区政府分别向市政府、区委、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情况均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加大法治干部选拔力度,共提拔调整具备法制工作经历背景的干部18名。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传导工作压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依法全面履职水平

(一)推进简政放权。是简事项,使行政审批“大瘦身”。减少“名称预先核准”等88项行政许可和121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镇街行政许可11项和公共服务80项。抓清单式简化材料,逐项审核采取清单化管理,目前减少资料1011项,精简率达33.17%,居全市前三。二是优流程,使企业办事“更顺畅”。落实《一次性告知服务制度》等129项服务标准。逐一对接市政务服务平台分别对区级5280项、镇街147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认领、完善,先后3次压缩审批时间,目前全区行政许可压缩时间平均达63.3%,居全市第三,“只跑一次”在全市网审平台扫描居区县第1位。三是降门槛,使企业落户“更容易”。推出“政策包”,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推行20条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下放权限范围内的外资、内资企业可在区内完成核名、设立、变更、注销等全登记流程。建立“合作制”,与区内工行、建行等7家银行开展企业登记业务合作,目前已拓展至23个银行网点、覆盖4个经济开发园区、22个镇街,2019年为5000余家企业登记落户提供了便捷。

(二)优化政务服务。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减并工商、税务、刻章、社保等流程,实行网上办理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目前,企业申请人可在1个工作日内领取到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号的营业执照,比法定时限缩短19天,提速95%;企业变更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核名、简易注销、换发执照、股权出质等实现当场办结。将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税务发票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二是开展政务服务智能改革。积极拓宽“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创新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方式,将原来的“企业跑腿”转变为“信息跑路”。全国首创“政务+邮政”合作新模式,打造“365天全天候、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全市首创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事前事中事后联动监管服务抄告制度。三是推进行政收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后,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仅43项,其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1项,收费目录全部公开发布,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4亿余元。

(三)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完善日常监管。出台《巴南区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实现巴南区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加大对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监管力度,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2019年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含交巡警日常执法)224.3万家(次)、发现违法行为和隐患156.2万个,执法处罚19.5万家(次)、警告36.9万家(次)、责令停产停业104家(次)、暂扣(吊销)证照49个、经济处罚4551.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3次。二是加强信用监管。搭建“信用巴南”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率先与市级信用平台“信用重庆”实现互联互通。依托信用模型开展A/B/C/D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市场主体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精准把控,打造安商亲商的社会环境。出台《巴南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完善巴南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召开“全国诚信建设万里行·重庆站”大型宣传活动,荣获“重庆十大信用典型案例”。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劳务中介代招工行为和收费标准,升级改造自助办税服务区,按规定全部或部分减免企业获取发票的邮寄费用,强化网上办税功能,减少企业办税成本。推进市场主体升级改革,开展“无证转有证”“个体转企业”等工作,以房地产、二手车、家具、服装等行业为突破口,鼓励市场主体升级升规。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

(一)严格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市政府329号令,制定《重庆市巴南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2019年审查规范性文件35件。对区政府制发的21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63件、修改14件。开展涉及“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9次。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修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履行“五步决策程序”。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建立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推进情况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决策单位内设法务机构、司法行政部门的“双重合法性审查机制”,2019年开展合法性审查500余件次,依法决策水平有效提高。

(三)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完善履职、激励和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实现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各平台公司法律顾问全覆盖。2019年,区政府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查、代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起草招商引资协议等重点专项工作5000余项,防范了政府管理运行风险。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一)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制定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明确全区各级行政机关承担综合执法的机构。目前,19个领域已完成部门综合执法改革调整。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已完成机构设置和职能整合,成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行政执法大队,实现了“一个机构管执法”的运行机制。

(二)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地。截至目前,全区各部门镇街均落实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法制审核,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2500余台。其中,区市场监管局 186人执法,配备记录仪116台;区城管局189人执法,配备记录仪167台。探索行政指导、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方式,区城管局实施“721”工作法,70%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用管理方式解决、10%用执法手段解决;区人力社保局创设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建议制度,对企业的违法苗头,下发建议书、指导企业自行整改;区住房城乡建委大力开展行政检查执法,以规范高效的监管督促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三)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整治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现48条河流和92座水库全覆盖,各级河长巡河516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80个。取缔拆除长江干流岸线餐饮船舶6艘,在全市率先完成取缔任务。大力开展重点污水排放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实施环境行政处罚226件,罚款金额1600余万元,五布河、一品河、孝子河水质均满足Ⅲ类水域功能要求,花溪河水质逐步改善达Ⅴ类水域功能要求重拳整治非法添加、滥用农兽药、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区农业农村委2019年出动执法人员626人次,开展执法监督检查371家次,作出行政处罚50件,收缴罚款16.16万元。

五、强化制约和监督,推动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一)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依法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制度。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对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及时制定办理方案,认真进行整改,并就整改落实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健全知情明政制度,定期向市政协通报市政府工作情况。2019年共办理人大代表会期建议254件,政协委员会期提案331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办结。

(二)接受司法监督和内部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区部门和镇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总体比例超过50%;2019年,区政府两位副区长出庭应诉,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全区各级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能力,专题研究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法律适用问题,今年新办理的区政府行政应诉案件无一件败诉,胜诉率达100%。审计项目583个,审计总金额114.51亿元,增收节支226.84万元。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定《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加强公共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等企业关注的领域信息公开。集中发布行政执法、企业减负、惠民利民、财政奖补、招标投标“五类政策信息”,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让民营企业充分知晓政策、平等享受政策。

六、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抓好德治与法治结合。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通过市司法局复核验收。“德法相伴”主题活动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向全国推广。“德法相伴·幸福龙洲”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品牌得到陈敏尔书记等多位市领导的肯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结合“德法相伴”活动组织4.8万名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活动,36个小马工作室持续开展工作。

(二)不断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全市首创“行政复议+人民调解”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妥善化解了历时3年、在2个区人力社保部门工伤认定、经2个区人民法院裁判均未解决的周某工伤认定案件。2019年,采取“复调”方式成功化解工伤认定、信息公开等各类行政复议案件15件,涉及金额40余万元。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了行政复议接待窗口、调解室、审理室,率先在全市完成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任务。

(三)全面深化“枫桥经验”巴南实践。构建最贴近群众、最能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1+N”基层矛盾化解平台,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全年调处纠纷1401件,调解成功1372件。积极推进诉调对接联动,实现家事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保险纠纷等驻院调解,妥善化解家事、交通、保险、物业等矛盾纠纷2072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办公现代化、服务智能化、信息共享化为一体的“一站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为村(社区)开展法律讲座201次,法律服务1149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59件。区财政每年预算经费138万元,保障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可持续运行,得到市司法局肯定批示并要求向全市区县推广。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破茧重生”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灵矫治”。全区在册社区矫正人员351人,在帮教期内的刑释解矫人员3300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无一人参与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七、强化政治引领,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

一是强化政治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依法治区专题培训。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成功组织近200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和全市法治理论知识集中抽考,考试合格率达100%,全区1.8万余名公职人员参加“巴南普法”手机APP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推动了全区公职人员学法用法。三是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今年新建3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市委组织部非公经济工委检查指导我区律师行业非公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0年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