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区人大十九届第三次会议第297号建议的复函
潘亿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三防工作、松材线虫除治工作经费的建议》(第297号)收悉,经征求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应急局的意见,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森林防火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逐步加大对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十四五”规划中,圣灯山镇涉及的主要规划如下:
一是林火视频智能监控系统5个,其中识别半径3公里的1个,识别半径5公里的4个。
二是瞭望塔1座,初步规划在辖区位置小地名:楼房湾。
三是生物阻隔带共16条、30米宽,约9.9公里。接龙镇仙人掌至圣灯山镇瀑湾涉及 63米,圣灯山镇新房咀至石板岩1031米,南彭街道石块子至石全寺544米,澜镇岩沟至圣灯山镇鱼池湾909米,澜镇土岩子至圣灯山镇草棚湾涉及530米,南彭街道中岗至圣灯山镇白瓦房涉及151米,接龙镇新房子至桂兴湾涉及1388米,接龙镇杨家湾至圣灯山镇神仙沟涉及497米,接龙镇石岭岗至罗家屋基912米,圣灯山镇大土湾至南彭街道下老鸹岗涉及334米,圣灯山镇金门坎至接龙镇一碗水涉及342米,圣灯山镇三岔河至柳家坪246米,圣灯山镇荒湾至岩坝898米,圣灯山镇树堡至梨树塝794米,一品街道方湾子至圣灯山镇枇杷沟涉及392米,界石镇砖房至圣灯山镇新龙湾涉及905米。
四是防火步道16条,约17.6公里:接龙镇仙人掌至瀑湾水库涉及1262米,接龙镇桂兴湾至石岭岗1400米,接龙镇一碗水至圣灯山镇金门坎涉及342米,接龙镇杨家湾至神仙湾1966米,圣灯山镇打铁沟至石板岩1035米,南彭街道中岗至圣灯山镇白瓦房涉及322米,南彭街道下老鸹岗至圣灯山镇纸房沟涉及327米,接龙镇石花湾至苏麻土湾1401米,一品街道方湾子至圣灯山镇枇杷沟途径安澜镇涉及401米,圣灯山镇石盘至树堡859米,圣灯山镇荒湾至岩坝892米,圣灯山镇三岔河至柳家坪602米,圣灯山镇三岔河至油房2347米,圣灯山镇旧学堂至四岩啄1840米,圣灯山镇柏树湾至油房1283米,圣灯山镇大屋基至后龙湾1314米。
五是防火公路4条,约5.7公里(由交通局牵头实施):圣灯山镇新房咀至圣灯山镇石板岩1031米,圣灯山镇尖山子至圣灯山镇下盘龙沟2562米,安澜镇岩沟至圣灯山镇鱼池湾涉及1025米,安澜镇土岩子至圣灯山镇草棚湾涉及530米。
六是消防水池2个,分别规划在圣灯山林区小地名:石泉寺、李家岗。
七是智能防火卡口10个、宣传碑6个、宣传牌35块。
(二)松材线虫除治
2022年,巴南区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各地发生大量死亡松树,2022年秋季,经各镇街秋季普查上报、第三方机构开展秋季普查、区林业局组织专项抽查核定,除去桥口坝新玉林区火烧迹地损失数量外,其他病枯死、干旱、风折及工程建设等原因死亡数量是上年度的2倍。按照近年防控补助资金总投入的测算方式,区林业局向区财政申请了2776.6万元(不含火烧迹地清理)防控资金,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区财政同意安排1953万元,与上年度安排经费基本持平,并已报请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为减轻除治经费资金缺口压力,巴南区转变工作思路,在2022-2023年度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过程中,强化属地责任和粉碎利用,通过“网上公告、自愿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考察、择优录入”的形式收录5家本地定点无害化处理企业,同时与江津区林业局签订监管协议,拓宽疫木粉碎利用渠道。印发《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除害管理的通知》,加强疫木粉碎利用各环节监督检查,规范疫木异地粉碎利用秩序。去冬今春,全区已实施疫木粉碎利用1.8万吨,节约财政资金700余万元。2023年4月,区林业局、区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和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试行)》,其中确定了“结合财政资金状况,以松林面积测算,次年根据秋季成效验收情况进行据实调整”的资金安排原则。
下一步区林业局将联合区财政将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的专项管理,在镇街、林场自查上报的基础上,不定期对其收支、结余等情况进行复核检查。与此同时,区林业局将联合推动储备林林产品加工产业园落户巴南区,结合重庆市500万亩储备林建设,利用巴南便捷的交通优势及产业基础,为采伐的林木资源搭建粗加工及精深加工平台,提升松木产品附加值,促进松疫木安全利用。
(三)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制定《2022年巴南区农业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巴南农业发〔2022〕39号),成立防汛抗旱工作指导组,委主要领导及时研究抗旱部署,组织协调抗旱应急处理工作,全力以赴指导镇街开展抗旱救灾生产自救,因地制宜协调落实水源,首要保证人畜用水,多形式供应生产用水。
2.实施日调度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农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镇街、委属各科室(单位)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旱情期间农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并每日收集调度全区工作开展情况。
3.强化人财物支援。抽借委机关各科室和委属各单位工作人员40名,成立农委派驻镇街工作组,于8月22日派驻第一批20名干部支援镇街开展农业抗旱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及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其他当前重点工作。应圣灯山镇灾情需求,我委于8月25日支援圣灯山镇森林防火、抗旱保水物资近3吨。
4.开展抗旱技术指导。组织委机关各科室和委属各单位骨干技术人才到镇街对农业企业开展抗旱减灾、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截至当前,总计出动工作人员347人次,指导、检查农业企业620家次。组织镇街工作指导农业企业开展抗旱减灾、安全生产1666人次,指导、检查农业企业2671家次。
5.实施农用物资调配。投入联合收割机520台开展水稻机收17万余亩,投入无人机20余台开展秸秆禁烧巡逻100余架次。动物防控物严格执行专人、专机、专账管理,规范冷链设施设备,力保疫苗利用率达85%以上、组织发放疫苗125.1万毫升(万头份、万羽份)以上。备足经济作物生产所需农资,已联系5家蔬菜种子公司备足萝卜、甘蓝、花菜、莴笋、大白菜、榨菜、儿菜等秋冬季大宗蔬菜生产种苗和6000亩所需种子,囤积7000余亩经济作物所需肥料。
6.扩大晚秋生产保供。启动晚秋粮食作物生产种植安排部署,重点抓好再生稻、秋洋芋、秋红薯、秋玉米四大骨干品类。在海拔400米以下、水源条件好、品种再生能力较强、无病虫危害地区布局再生稻种植2.5万亩,全区范围内布局秋洋芋种植0.7万亩。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适销对路的秋糯玉米、秋红苕等短期作物。在交通方便的城镇郊区空闲旱地布局秋玉米种植0.1万亩,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布局秋红苕种植2万亩。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进行耕种,继续将撂荒地及耕地恢复补足3万亩纳入秋种扩面,落实4.8万亩粮食作物补种任务(其中再生稻2万亩、秋红薯2万亩、秋玉米1千亩、秋马铃薯7千亩),新发展1.5万亩秋菜,主要种植萝卜、甘蓝、大白菜等,并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能增一亩是一亩,能增一季是一季,筑牢全年粮食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二、相关资金安排计划
(一)区农业农村委意见
区农业农村委拟实施发展圣灯山镇滩子口村度特色中药材初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支持圣灯山镇特色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由于年初财政预算为零基预算,2023年暂未安排抗旱救灾资金。
(二)区应急局意见
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作为议事协调机构,无森林防火专项资金可调配和下达给镇街。
(三)区财政局意见
森林防火资金全区2022年安排1508.489万元,2023年1853.92万元,近三年安排3362.409万元。松材线虫除治全区2021年安排2109万元,2022年安排2114.132万元,2023年计划安排1953万元(已经安排1453万元,另500万元用于考核),近三年安排6176.13万元。由于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严峻,在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缩项目经费的背景下,财政已将资金向森林防火与松材线虫工作倾斜,尽力做好“三防”工作、松材线虫除治工作资金保障。
(四)区林业局意见
自2022年极端干旱天气以来,各镇街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除治经费投入较大。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镇街,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落实项目资金,推动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除治工作顺利开展。
此答复函已经区林业局局长祖翌凯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回执》,并于收到答复函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回执交所在镇街代表小组。
重庆市巴南区林业局
2023年6月28日
(联系人:姚斌,联系电话:1872570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