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22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3-07-07
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
[大] [中] [小]

九三学社区工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的建议》(第022号提案)收悉,经与区大数据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着眼区域发展全局,精准定位发展思路”的建议

我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背景下,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东部生态城和区委、区政府一区五城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等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为基础,一直以“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文化”为整体推进思路,为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总部经济园区、数字化的智能制造园区、集成化的研究创新园区、绿色化的城市人居社区,已开展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启动并完成了片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厂网河一体化研究、清洁能源系统研究、车路协同研究、慢行系统研究等10余项专项研究工作,为片区绿色生态、城市管理、智慧低碳出行提供助力,为后续城市开发建设打下夯实基础;二是按照市、区规划部门要求,完成了新城内基本农田调出;锁定了大(47.4平方公里)、中(38.9平方公里)、小(34.5平方公里)三个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了新城片区开发范围,全力保障新城开发建设用地指标;三进一步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审批要件办理工作。深度融合《重庆东部生态城规划》生态价值新高地、低碳城市新标杆、绿色发展新引擎、城乡融合新示范、品质生活新家园的愿景,确保规划不落后,目前首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定稿,请示市政府启动街区控规审查研究程序,并完成了控规地灾评估、环评、压覆矿产调查等前期要件办理,文物调查,交通影响评价、河流水面线分析工作预计今年全面完成;四是已于3月18日发布城市设计国际征集公告,3月28日开展资格审查工作,遴选出5家入围机构,3家备选机构,4月18日发布了新城城市设计任务书,6月底完成了方案评审工作;五是提前谋划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智慧总部新城规划区内的渔溪河流经整个区域,将作为城市景观客厅重点打造,已启动约13公里长的河流生态修复设计,目前成果已向分管区领导专题汇报,修改完善后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六是全力推进新城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和《巴南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8—2025年)》文件精神,前期我司积极对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的前沿机构,并形成了初步编制思路,为新型智慧园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七是开展樵坪山规划研究,按照区政府统一安排,结合东部生态城格局及功能布局,深度挖掘樵坪故事,整合山上、山麓、山下资源,开展了樵坪山概念规划研究工作,目前初稿已送区政府审定,正在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八是启动了新城水系专项规划工作,为保护智慧总部新城优良本地资源,加强各个专项规划之间有效衔接,指导片区规划落地、城市景观打造及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从而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二、针对“加强招商项目储备,加大对外宣传形象”的建议

为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我司以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生态建筑、智能制造文旅、康养为重点产业,以国内外500强和行业50强企业为重点目标,开展小分队走访、驻地接洽、高层互动、市情推介、集中签约等专业化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目前已取得部分成效:

一是利用控规编制的窗口期,精准实施“靶向招商”,目前中建科技西部有限公司落户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预核名,已选定办公场地装修完毕进场办公,拟于近期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积极对接重庆中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推介智慧总部新城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推动标环保公司落户巴南,中标环保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城镇污水、废气、噪音处理等生态环保类产业,近期将在巴南区注册,远期拟在巴南购地自建总部,目前已签订入驻协议,正在开展注册核名工作培育智慧建筑产业交易和大数据产业园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拟于近期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园区计划先期建设规模63000平方米,预计建设周期3-5年,我司拟结合智慧建筑产业交易和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区住建委申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创新管理机制、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完善标准体系和培养专业人才。此外,园区的先期配套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同步进行,智慧总部新城首开区范围内的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等已启动建设中建科技作为园区建成后的龙头企业入驻利用其在现代建筑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共同合作打造一个以百亿级现代建筑产业园,形成驱动智慧总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带动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智慧应急产业园,我司拟与中国安能集团合作,在中国安能集团现有322.7亩场地的基础上,拓展周边291.9亩土地,打造总面积624.6亩的智慧应急产业园。智慧应急项目预计总投资4.475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收益5389万元/年。项目重点建设应急智慧中心、洪旱灾害应急抢险实训基地、综合训练演练场、洪旱灾害科普馆与应急乐园等。产业园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催生巴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拉动片区经济增长,也对推动发展区域数字经济,实现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共享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司已委托中国信息界研究院完成了智慧应急产业园策划方案初稿,并进行了内部研究讨论,修改意见已反馈中国信息界研究院进行完善,结合中国安能集团委托的北京市政院策划成果,形成最终落地方案,拟于近期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定二是通过公司VI形象设计,利用独特的公司官网、醒目的公司Logo、社交公众号、宣传片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智慧总部新城知名度和对外形象;三是司始终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本的工作思路。2021年推动麓铭府、湖山鹿鸣等一批重点项目基本建成,扎实开展进百企活动,着力解决招商引资项目选址供地、手续审批等关键问题,通过向问题叫板实现让企业叫好,促进招商引资项目稳步推进,加快推动新签约亿元项目在2022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四是聚焦宣传推介,深化战略合作。我司按建园区、上项目、优结构的思路,主动招商,主动拜访客商,联系客户,洽谈项目。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介惠民-鹿角片区,努力开辟招商门路。拓宽信息渠道,提升项目质量,注重借用外力,注重挖掘商会、协会、市招投局、智博会、英才大会、企业家峰会等作用,发挥联动合力,引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园区投资。此外,我司还注重资本招商,加强与中冶建工、中建隧道、中国铁建等大型央企、金融集团、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对接洽谈科技型、龙头型、成长型产业项目,深挖优质招商资源,加强招商项目储备。

三、针对“探索整体投融建模式,着力引进资本注入”的建议

智慧总部新城(首开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范围总面积239.55公顷,拟采用投资人+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运作,智慧建设公司与社会投资人合作期限暂定为10年(即2022年至2031年),其中建设期4年(2022年至2025年),运营期6年(2026年至2031年);项目静态投资约为69.92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费用15.48亿元,建设支出费用54.44亿元,通过项目综合收益+封闭运作区域开发专项资金+其他资金方式能够实现区域内资金自平衡,且避免了隐债风险。项目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合作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整理、道路工程、水系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公共服务中心、学校、综合管廊、安置小区、配套设施等相关建设内容的规划咨询(建设阶段)、勘察设计、投融资、建设、产业导入、运营维护等工作。现目前,启动了首开区社会投资人的招募工作,引进社会投资人的实施方案、投资协议、承继协议、SPV公司章程等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待区委区政府审议后,实施社会投资人的公开招募工作。

四、针对“大力争取市级支持,切实提升招商优势”的建议

(一)市级政策争取方面

建议由区政府出面,积极争取将智慧总部新城纳入重庆高新区或经开区管理,享受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等市级优惠政策。同时,为确保项目能够落地、落实,智慧总部新城与市招商局、市住建委、市大数据局、市规资局等市级部门对接,争取将建设、规划、优惠政策兑现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权限下沉,所有项目审批事项由服务专班代办,做到两个零接触(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与失地农民和审批部门接触)。企业落地和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督察督办、限时解决,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确保营商环境优良、项目推进有力。此外,向市级层面争取在提供土地、厂房、税收、人才、创新、融资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政策支持,加强安商保障措施。

(二)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

加强项目配套建设,逐步完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做好入驻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周转用房、医疗保健等安商保障工作;立领导服务制度,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领导小组、一张实施时间表五个一项目推进措施,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

此答复函已经我司田贵禄董事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智慧总部新城建设有限公司        

2022年07月07日                

注:1.A类为“已经解决或采纳”,B类为“列入计划拟解决”,C类为“留作参考”。

2.联系人:骆潇  联系电话:185808524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