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56W/2020-00118
- [ 发文字号 ]
- 巴南府办发〔2020〕31号
- [ 主题分类 ]
- 财政、金融、审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政府办公室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0-03-25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实施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进一步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通知
巴南府办发〔2020〕31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府过“紧日子”的精神,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实施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府过“紧日子”总体要求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既是政府治理应当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也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处理好政府过“紧日子”与百姓过“好日子”的关系,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将腾退的资金,更多用于加大对“六稳”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用于民生政策兜底和关键领域补短板。要处理好政府过“紧日子”与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关系,把提质增效、向内挖潜作为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要处理好政府过“紧日子”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系,按照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切实把政府过“紧日子”贯彻落实到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
(一)严控各类一般性支出。2020年各部门课题经费、规划经费、培训经费(不含市外培训费)统一压减30%,市外培训费除特殊情况外一律暂缓。从严控制公务接待、公务出国经费审批。除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应急事项外,2020年各部门、镇街、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购置一律暂停。严禁新增办公楼购置、装修、维修经费。(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中心、区政府外办、区侨联、区国资中心)
(二)严控行政运行成本。严格规范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严控临聘人员数量和经费标准。区属国有企业严禁新增临聘人员。严格购买服务绩效评价,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做到“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编办、区国资中心、区财政局)
(三)严控年度中增支。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重点专项资金,统一按15%比例压减,收回财政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2020年年度中原则上不得办理追加。2020年起,所有重点增支事项须通过全区追加支出程序研究同意并按程序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凡无详细测算和平衡措施的增支政策,一律不得提交研究,一律不得写入正式文件,可出可不出的政策一律不得出台,当年可安可不安的经费一律不安排。自2020年起,年度中的资金安排细化方案,必须报经区人大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区审计局、区财政局等组成的评审组公开评审,未通过审核的一律不下达执行。(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四)严控单位资金账户。全面清理各部门、镇街、国有企业单位账户,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只保留基本户、零余额账户和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代管资金账户,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存储的非专户存储资金全部转入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账户。严格执行“零结转”等预算管理制度,严查违规转移财政资金、规避“零结转”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工作责任。(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五)清理到期产业政策。对现行各类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清理,明确到期政策目录清单,建立到期财税政策退出机制。做好新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的财税平衡,杜绝超越财力、超越发展阶段的“过高承诺”和“前扶”政策。(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六)退出工作奖补专项。全面梳理现行奖补政策,制定退出专项目录清单,2020年已有政策,由区财政会同部门清理规范,根据实际情况报区政府审定。自2020年起,区级部门原则上不得再给予街镇对口部门各类工作性奖补经费。规范工作经费管理,完善征地拆迁工作经费使用制度,其他无明确专项用途的工作经费一律不再安排。(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征地事务中心、区住房城乡建委)
(七)建立支出标准控制机制。参照市级预算编制支出定额标准,细化各项支出的定额标准,分类分项提出支出标准方案,逐步建立起每项预算安排均有据可查、有标可测的支出标准体系。严禁超财力制定高于中央、市级标准的各项民生政策。自2020年起,各类新增支出均需“先建标准,再核额度”,逐步实现从“控盘子”向“控标准”的转变。(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八)建立镇街预算审查机制。严格执行区人大出台的预算审查监督办法,镇街预算资金必须优先安排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其他非重点、非刚性的支出应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区委、区政府既定政策的紧迫程度予以保障。(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九)建立重点投资项目统筹机制。严控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总量,拟定项目全周期年度用款计划,严格按照“无资金不开工”的原则,审慎启动新项目开工建设。全面加快已启动征地征收项目实施进度,攻坚久征未完项目遗留问题。按区政府年初审定拟出让地块计划,倒排项目出让重点环节及时序,制定土地资金回收时间计划。(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征地事务中心、区土储中心)
(十)建立绩效挂钩奖惩机制。实行部门预算整体绩效和重点专项绩效排名,凡重点专项绩效排名靠后的,相应压减重点专项规模,涉及重点民生支出不能压减的,压减该部门公用经费和一般性项目。凡整体绩效排名靠后的,相应扣减其一般性项目预算。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整合,形成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区审计、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合力,进一步落实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机制,加大压力传导,提高资金效益。(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三、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区政府将定期研究财政平衡问题,结合财力现状和支出进度,按轻重缓急排序,精准把握预算安排节奏,逐步把财力空间调整腾退出来,减轻当期平衡压力。各街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积极营造政府过“紧日子”的氛围,主要负责人要掌握本单位财政状况,严格落实“紧日子”要求,防止一边过 “紧日子”,一边又“开口子”。
(二)不打折扣,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各街镇、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支出压减政策,不折不扣落实预算管理规定,将“紧日子”十条举措穿于每一个事项、每一个环节,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区国资中心要结合实际,比照区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加紧出台区属国有平台公司过“紧日子”的具体措施。
(三)强化督查,严肃财经工作纪律。区财政局要加强对各街镇、各部门落实过“紧日子”措施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各单位落实过“紧日子”的好经验好做法,会同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区审计局将审计检查、绩效评价进行排名并通报。要依法依规惩处违反财经纪律、规避财政监管的行为。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