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56W/2016-12847
  • [ 发文字号 ]
  • 巴南府办发〔2016〕69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16-05-31
  • [ 发布日期 ]
  • 2016-05-31

重庆市巴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

 

巴南府办发〔201669

重庆市巴南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518

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625号)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在创新突破、校地合作、创业培育、基地建设、人才改革、投融资等领域抓出成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

    (一)加快建设全市或全国行业领先的创新研发平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国家和市级研发创新中心,推动企业研发创新资源与之协同创新。结合全市液晶面板、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惠科金扬与中科院重庆分院共同组建的“重庆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和智飞制药与中科院重庆分院共同组建的“重庆生物制药研发中心”,支持“重庆—香港理工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巴南。加快培育壮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到2017年,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家。

    (二)着力构建开放式研发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引导中国500强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来区建立分支机构、搭建创新平台或构建新型网络。力争到2020年,引进或共建研发机构5个以上,引进联合研发团队3个以上。

    (三)加强校地合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广泛开展全面合作,重点开展与企业技术瓶颈的项目攻关。到2017年,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项目达到10项以上。

    (四)切实提升园区产业创新能力。我区的花溪工业园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界石数码产业园和麻柳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百亿级平板显示器产业集群和医药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为将园区建成全国或全市的自主创新核心区、科技改革试验区、高端产业辐射区、高端人才聚集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承载区和科学发展模式示范区。2017年前,组织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前,组织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麻柳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云教育产业园的培育力度,2016年组织申报市级特色产业科技园区。

    (五)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充分利用全市创新创业资源,积极争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专项、产业技术创新资金等。通过线上推广、项目辅导、项目路演、线下培育等形式,力争到2017年,培育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40家。

    二、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校地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的人才、技术、信息和科技成果聚集地资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速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到2017年,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合作项目10项以上。

    (七)支持“双创”工作发展。用好用活大专院校的有效资源,全力打造重庆理工大学“极速超越空间”、重庆工程学院“工创空间”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创智空间”的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小巨人培育基地。到2017年,培育1-2名全市有影响的“众创空间”。

    三、创新创业呈现新格局

    (八)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坚定不移贯彻区委区政府决定,全面深入落实“双创28条”。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孵化平台以及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盘活各类商业楼宇、旧厂房、旧库房等现有物业,通过“互联网+”“创投基金”等方式,提升完善众创空间的服务功能。到2017年,累计建设众创空间10家以上。

    (九)推进建设企业孵化器。大力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行“一园区一孵化器”建设模式,完善“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的咨询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企业孵化链和孵化服务体系。到2017年,力争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

    (十)强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围绕全市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需求,重点推进先进制造、液晶面板、生物制药等领域技术创新。积极对接市科委2017年前集中实施的18个重大主题专项,力争纳入主题专项实施的项目3-5个。

    四、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一)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极速超越”、“工创空间”等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创建全市“双创”示范基地,努力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区,推动就业服务平台和“创新券”等创新试点,建立完善促进扶持政策落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力争到2017年,全区小微企业新增1000家,带动和解决5000人就业。

    (十二)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能力。支持开展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型企业负责人的深度培训,组织成功创业的企业家、金融机构及风投负责人、创业咨询师等创业导师,进驻基地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项目路演、创业名师大讲堂等创业培训、指导活动,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开展创业明星等创业典型宣传评比活动,提升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基地服务创业创新能力。每年开展培训3次以上。

    五、人才改革展现新面貌

    (十三)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等机制,结合我区实际,按照“整体部署、分类推进、试点先行、逐步完善”原则,通过制定政策、打造平台、强化服务等措施,到2017年,力争培育3-5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5名科技创投领军人才和3-5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基本形成适应我区创新创业需要的高端领军人才支撑队伍。

    (十四)推动人才评价向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倾斜。加快推动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改革,提升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认真贯彻市政府规定,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主导国内技术标准等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向上推荐破格评定为高级职称;落实企业人才申报评定中级职称不受单位所有制、岗位限制,对优秀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受评审通过率限制。

    六、投融资扶持开创新局面

    (十五)建立健全多层次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针对各类创新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好全市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大优质项目跟踪和项目储备力度,吸引优秀股权投资团队来区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区股权引导基金的作用,力争到2017年区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亿元,带动企业创新创业投资规模5亿元。

    (十六)实现创新型企业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建立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加强上市辅导,力争到2017年储备10家符合境内外交易所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条件的企业。支持发行优先股和增发普通股,支持发行公司债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

    附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任务分工表

附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任务分工

序号

重点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支持惠科金扬公司与中科院重庆分院共同组建“重庆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

2016年年底前

经济园区管委会

区科委

2

支持智飞制药公司与中科院重庆分院共同组建“重庆生物制药研发中心”。

2016年年底前

麻柳园区管委会

区科委

3

支持“重庆—香港理工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巴南。

2017年年底前

麻柳园区管委会

区科委

4

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2017年年底前

区经信委

区科委

5

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家。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区经信委

6

与大专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合作项目达到10项以上。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相关院校,科研单位

7

组织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7年年底前

经济园区管委会

区科委

8

加大麻柳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云教育产业园的培育力度,组织申报市级特色产业科技园区。

2016年年底前

麻柳园区管委会,职教城管委会

区科委

9

培育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40家。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区经信委,区工商分局

10

建设众创空间10家以上。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相关园区,高校

11

力争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

2017年年底前

经济园区、麻柳园区、职教城管委会

区科委,区工商分局,区人社局

12

积极对接市科委2017年前集中实施的18个重大主题专项,力争纳入主题专项实施的项目3-5个。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区经信委

13

全区新增小微企业1000家,带动和解决  5000人就业。

2017年年底前

区工商分局

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14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训3次以上。

2016年年底前

区人社局

区科委,区工商分局

15

力争培育3-5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5名科技创投领军人才和3-5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2017年年底前

区科委

区经信委

16

落实企业人才申报评定中级职称不受单位所有制、岗位限制,对优秀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不受评审通过率限制。

2017年年底前

区人社局

区经信委

17

区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亿元。

2017年年底前

区产业引导基金公司

区金融发展中心

18

储备10家符合境内外交易所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条件的企业。

2017年年底前

区金融发展中心

区经信委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519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