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策问答库

  • 全部
  • 生育
  • 教育
  • 房屋土地
  • 人力资源
  • 社会保险
  • 交通出行
  • 金融服务
  • 文化旅游
  • 科技创新
  • 卫生健康
  • 生态环境
  • 应急处置
  • 便民服务
  • 养老
  • 医疗
  • 就业创业
  • 社会救助
  • 投资
  • 纳税
  • 其他

过渡期生活救助对象有哪些?

因自然灾害造成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上述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具备),需政府在应急救助阶段结束、恢复重建完成之前帮助解决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含非常住人口)。

哪些人能申请应急救助?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的人员。包括因自然灾害造成不能在现有住房中居住,需由政府进行安置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含非常住人口);一次灾害过程后,住房未受到严重破坏、不需要转移安置,但因灾造成当下吃穿用等发生困难,不能维持正常生活,需要政府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含非常住人口)。

《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主要内容? 政策原文

第一章为“发展形势”。立足于巴南区自然地理,分析了全区耕地资源禀赋、水资源等情况,回顾我区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总结建设经验。分析我区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第二章为“总体要求”。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及建设布局,到2030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第三章为“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22),结合巴南区实际情况,明确我区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标准,具体的建设工程。第四章为“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根据市级下发任务情况及巴南区高标准农田潜力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第五章为“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加强高标准农田质量管理,明确竣工验收体系,完善后续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及保护利用。第六章为“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根据巴南区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预测年度资金需要,筹措资金。第七章为“效益分析”。一是依据《重庆市农田建设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试行)》等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巴南区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投资情况,估算规划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二是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我区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第八章为“实施保障”。坚持规划先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规划与国土空间、土地整治、农业、水利、电力、交通道路等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衔接,建立健全协同实施机制,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管护如何开展? 政策原文

确保良田良用,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规划提出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还要落实管护资金。

《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建设怎么推进? 政策原文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区域布局方面,集中力量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

《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编制背景和依据? 政策原文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立足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 “十二五”以来巴南区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建设任务、建设监管、后期管护、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效益分析、实施保障等,是指导巴南区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居民“一户多人口”电价政策?

    对人口数4人以上的“一户一表”居民用户,每月每户增加100度分档基础电量,即各分档基础电量每年分别增加1200度。凭户口簿、居住证、街道或社区开具的相关证明到供电企业营业厅申请办理,每年申请一次。

成功入选“鸿雁计划”将有哪些人才奖励?

成功入选“鸿雁计划”后,一方面,将参照人才年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度的一定倍数或定额给予人才奖励,奖励资金分3年发放,其中第一年发放奖励资金的40%,第二年发放奖励资金的35%,第三年发放奖励资金的25%;另一方面,对“鸿雁计划”入选人才的用人单位按照引进人才年薪的5%给予经费补助。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二代社保卡还能使用吗?

第二代社保卡10年有效期是指其金融功能有效期10年。因此,原二代社保卡金融功能到期后,只是银行账号不能使用,其医保账户可以继续使用。若没有开通金融功能的,可以继续使用,无需立即更换。

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对象有哪些?

具有重庆市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中年满60周岁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具体包括:肢体、智力、精神、视力四类一、二级重度残疾失能老年人和因病瘫痪卧床不起6个月以上的重病失能老年人;具有重庆市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中的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年人(不含前述失能老年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