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有哪些具体举措及任务?
在健身设施服务方面,一是建设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力争到2025年,新建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1个,健身步道50公里,全民健身中心1个,社会足球场5个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二是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持续实施大型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方面,一是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普及面广、健身价值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二是精心打造一批覆盖全区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项目,促进“一镇(街)一品”向“一镇(街)多品”的转化提升;三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每年不少于100场次;四是持续开展主题示范活动,推动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五是着力推动供需匹配,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全民健身活动。
在健身指导方面,一是开展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咨询每年不少于30场次;二是每年开展科学健身“云指导”20期以上;三是开展科学健身技能培训,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工作。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实现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比例达94.1%。
在体育社会组织方面,一是加强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完善三级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二是完善体育协会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加强对不规范管理的体育社会组织的处罚力度;四是加大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力度,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在重点人群的健身活动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体协等社会团体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参与健身、乐于健身、受益健身。
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运动休闲体验和品牌赛事活动;二是加快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为主要引领的体育产业体系;三是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四是完善体育消费长效增长机制,扩大全区体育消费规模;五是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市场规模。到2025年,全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5亿元。
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方面,一是深化体教融合;二是促进体旅融合;三是推动体医融合;四是推进成渝地区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在营造社会氛围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巴南体育故事、传播巴南体育声音、树好巴南体育形象。到2025年,在国家级及市级主流媒体上刊发新闻稿件达200篇次。